编者按:5月20日是世界计量日。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世界计量日来临之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撰文对型号计量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和开展下一步计量保证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促进集团公司各单位、各型号队伍高度重视计量工作,及时总结计量工作经验,加强计量管理,推进计量工作取得新进展。
世界新军事变革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武器装备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复杂,性能越来越高,研制、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随之对测试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术指标参数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计量保证体系,保证将准确一致的量值传递到型号研制、试验、生产、使用和服务的全过程,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产品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进型号战备完好性。
通过对近一段时间的计量保证工作的总结和思考,本文将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型号计量保证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和开展下一步计量保证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集团公司型号研制
质量管理的特点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科研生产存在多型号、小批量,研制、生产、售后服务并行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完成型号任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非常重视型号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深入开展计量保证工作,在开展质量“双五条”归零工作,执行“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每一步时,都要求有量化的依据,同时要保证量化数据的有效测量。
集团公司注重采用先进的设计、生产手段进行型号装备的研制和质量保证,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即CIMS系统)已经在多个重点型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缩短了型号研制周期,并保证了型号质量。在CIMS系统应用过程中,注重CIMS的各类信息化结果和测量的有机结合。测量与设计先进手段结合,一方面,CIMS数据和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测试测量的设计、实施;另一方面,实际的测试测量结果又很好地促进CIMS系统的应用和验证。
型号计量保证主要工作
内容和特点
在某些重点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两总”系统充分认识到计量保证工作的重要性,在型号方案阶段,编写和发布了型号的专用计量保证大纲类文件,对型号计量保证工作进行规范和要求。文件中明确了保证量值准确的各类组织、人员的职责,提出了具体型号的计量保证总目标、总要求以及方案、研制、定型、批产各阶段应开展的计量保证工作,切实推进了型号的计量保证工作。
如某重点型号在方案阶段就提出了系统计量保障方案,在方案中对型号的计量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整理,针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测量方案上存在的困难,进行预研攻关,研制专用测试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型号各环节技术状态量化受控、各阶段计量保障工作要顺利衔接等要求,在该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再如,某型号在方案阶段即提出了该型号的计量保证大纲,制定了计量保证任务和目标,提出了各项计量保证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计量工作系统的各方面、各层次组织和计量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提出了研制各阶段具体的计量保证工作要求,有力地推动了计量保证工作的开展,使该型号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计量保证工作局面。
现阶段,集团公司型号计量保证工作在通用测试设备、计量标准、校准方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技术保障和监督管理体系,并有较完整的计量管理规定和计量检定校准规范文件,这些基本可以适应型号研制、生产的需要。而针对前一时期型号专用测试设备、靶场大型试验等计量管理的薄弱点,集团公司遵照《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和《国防科技工业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办法》,并结合集团公司型号计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布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测量设备计量管理办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办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靶场大型试验参试测量设备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计量监督检查细则》等4个计量规章,对专用测试设备、大型现场试验、计量监督检查等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
计量规章提出后,集团公司对下属单位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宣贯工作,并按照《监督检查细则》对重点型号、重点单位的计量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计量保证经验。这些工作使得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正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使得靶场大型试验计量管理更加规范、清晰,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公司计量保证工作的开展。
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集团公司下属各厂所都按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但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条款即对测量提出要求的《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在我国被等同采用的《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全面实施,集团公司正在进一步推进GB/T19022-2003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集团公司下属的质量保证专业机构(包括计量技术机构、元器件筛选中心、软件评测中心、理化分析检测中心等)都已经按照《GJB 15481-2001检测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有效运行。
传统的校准实验室管理和技术办法已过渡到信息化方法中,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二院203所开发出的覆盖GJB15481标准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即LIMS软件)已经在二院较好地运行。
型号计量保证工作
存在的问题
尽管集团公司型号的计量保证推进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计量保证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第一,现阶段各型号计量保证大纲仍然停留在自发、自主的工作状态,各型号间计量保证模式有很大差别,工作内容、职责差别较大,缺乏通用型号计量保证大纲,难于统一协调管理。
第二,尚未在型号中建立具有工作实效的型号计量工作系统。组织形成型号计量工作系统,是进行型号测量需求分析的保证,是进行型号计量确认的保证,是控制型号研制、生产、使用测量过程的保证,是型号测量资源管理的保证,是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的保证,最终也是型号全寿命各阶段测量质量的保证。因此,建立计量工作系统,并使其各尽其职发挥作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求,型号须建立计量工作系统。目前,集团公司除个别型号外,建立计量工作系统还仅仅停留在口头呼吁上,已建立起计量工作系统的型号也存在机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第三,型号专用测试设备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型号专用测试设备是型号质量的保证。虽然集团公司制定了《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办法》,使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但是,一些单位或型号队伍对部分关键专用测试设备的管理力度仍然不够,其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专用测试设备在型号方案阶段没有同步开展校准方法的研究;个别专用测试设备缺乏本身的校准规范;一些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规范的校准项目不能够覆盖专用测试设备所有的使用性能,一些校准方法不够合理等。
对计量保证工作的
一些新思考
一、建立和实施型号通用计量保证大纲
当前,型号采用的质量保证大纲、标准化大纲、可靠性大纲等标准,在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是保证型号研制各个阶段有序开展的核心文件。计量保证工作与标准化工作、可靠性工作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可以借鉴这些工作的经验,可编写和发布型号通用计量保证大纲,以满足型号在这方面的需求。这样一个通用计量保证大纲作为顶层文件,可对型号研制各阶段的计量保证工作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因此,我们建议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制定技术标准,并由政府推动实施和监督管理,这样可以大力推动型号的计量保证工作。
该大纲要借鉴和吸收以往各方面成功的经验,从计量工作任务和目的到计量保证组织、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再到型号测试、计量确认、测量过程控制、不确定度比等通用要求以及型号各阶段计量保证工作的具体要求等各方面作出明确的、通用的要求,使其能够贯穿型号的全寿命过程,对型号的计量保证工作起到核心支持作用,使型号计量保证工作规范、有序、闭环地进行。
二、建立职责清晰的计量工作系统
落实型号计量工作系统,重点是落实各类人员的职责,并在实践中根据型号的需要和所处组织的体系,灵活处理计量保证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以下三种办法在工作中可以采用:一是任用熟悉型号研制的计量人员,行使计量保证工作的职责。
二是结合设计师系统,由设计师队伍中负责质量、可靠性等工作的设计师兼职完成计量师的职责。
三是由计量人员进行技术支持,设计师直接行使计量师的职责。明确计量工作系统各层次人员的职责,使计量工作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完成好型号的计量保证工作。
三、继续加强专用测试设备的管理
思考和总结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专用测试设备计量保证工作。
第一,继续加大《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办法》的宣贯力度,提高型号专用测试设备计量保证意识,使专用测试设备计量管理规定、方法深入到型号产品各级设计、生产、服务人员心中。
第二,坚持A类专用测试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已通过国防校准实验室认可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校准,专用测试设备应按与其对应的校准规范进行校准。
第三,协调好型号研制、生产、试验单位同计量技术机构之间的关系,保证型号产品有关测试测量校准方面相关的资料的共享。
第四,控制和管理好专用测试设备的定期周检。
第五,加强专测校准规范的监督、审查、确认工作,并狠抓校准规范的执行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型号装备研制成败的关键专用测试设备的重点控制、分类管理以及校准技术研究等相关问题。
四、进一步推进型号计量保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规范已建立的型号计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提高计量保证工作效率,应进一步推广应用符合GJB15481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软件,借鉴二院203所等单位的成功经验,在专业计量技术机构推广使用LIMS软件。同时,根据厂、所的实际需要,研制、生产、配置该软件的合理、独立的模块和流程,最终规范各单位的计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