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航天职工,今天,我在此庄严宣誓:我将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岗位中,以全部的精力坚守岗位……”
这是前不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699厂领导带领该厂岗位骨干举行“我的岗位请放心、严把质量关”宣誓仪式时高喊的誓词。近日,在某型号的攻坚战中,该厂成品检验组的6名青年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质量就是生命”这一永恒主题。
前不久,某型号任务转入最后一道工序——检验。按照惯例,每个新型号在进行第一次检测时均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但为了适应二院整体工作的需要,大部分车间压缩了生产周期。质量检验作为一道关键环节,也必须要克服困难,赶上周期。
一般来讲,影响第一次测试顺利完成的最主要因素是欠缺测试经验。而此次参与测试任务的成品检验组6位年轻人虽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际经验并不突出,再加上测试工装和方法都未定型,检验人员自行设计的测试工装和测试方法也处于试行阶段,测试效果还没有经过检验,测试工作的难度系数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分。
但对于攻关,年轻人有的是精力与热情。接到任务后,这6位年轻人立刻组成攻坚组,每天早上8点开工,收工时往往到了深夜。由于人手不够,年轻的质检员们只能倒班测试。而换下来休息的人也没有真正停下,他们同时还要负责数据的现场分析和比对,针对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变更测试方法……
型号产品检验有着严格的标准,从产品交检到最终出厂,一套产品检验完毕往往需要十几道工序。凭着一股韧劲儿,6位年轻的质检员在9天时间里解决了焊接、机械加工、电路以及测试仪器方面10余个技术关键点。
第一次测试完成后,接下来的例行试验项目使大家经受了更为严峻的“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因为产品要求耐高温、抗严寒。在产品测试箱里,大家穿戴上厚厚的棉衣棉帽也抵抗不住零下20℃的刺骨寒冷;在零上50℃时,只能默默地忍受着高温的烘烤。
这6位小伙子分成了2组,轮流进入实验箱。在实验箱里最难受的是双手,因为测试方法要求必须用手拿着测试线穿过狭窄的缝隙接触到被测物,棉手套太厚,进不去,只能带着薄手套进行测试,不出10分钟,手就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为了抓住细小的测试线,大家只得每10分钟就换一组测试人员。刚才还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从测试箱出来后一个个流着鼻涕,双手红肿,双脚冰凉。
成品检验组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团结的、凝聚力极强的班组,是一个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的班组。在产品测试过程中,6位年轻的质检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严把质量关,出色地完成了测试任务,兑现了“我的岗位请放心”这一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