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呼市召开 2009年第二次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食品药品、农牧、质监、工商、卫生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我市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以来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据了解,经过各部门各司其职,从监管、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全面“围剿”,我市打击添加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查办不合格和添加剂超标食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组织有关人员对小麦粉的重点检查中,共抽检 10个批次,检测了吊白块和增白剂,发现不了国家的规定和要求。随后食药监管部门会同工商部门对该直销店进行突击检查中,发现了河北晨风面业有限公司、河北冀雪面业有限公司和河北定州沟里面粉厂共 6个品种约 900余袋小麦粉,检测后发现三个厂家 6个品种小麦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全部超标,最高超出 3倍之多。由于案情重大,工商部门将案件移交到公安机关,并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追查这三个厂家的不合格小麦粉,到目前为止,共查封上述三家生产的小麦粉 193袋,经过石家庄食品安全委员会确认由于技术控制能力不食品检测快速检测和采样实验相结合中,发现嬉水超市销售的猪肝和鸭肝中的亚硝酸盐超标,对其进行卫生行政处罚并责令起停止加工销售有关产品。同时要求检测不合格食品 24小时内全部下架。
绝大多数食品合格在杜绝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农牧业局依法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生鲜乳中三查,经检验,所抽查食品的添加剂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呼和浩特市工商部门在清查小麦粉的同时,还对解抗剂、面包改良剂和猪肉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以食品添加剂经营者、小作坊、商场、超市内“前店后厂”、校园周边流动加工摊点等为重点对象,将每一户监管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实行每周检查一次的巡查制度强化市场监管,确保所有经销的食品添加剂标识齐全、质量合格。同时充分发挥 12315消费者举报网络的作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