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常熟检验检疫局以“保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为主题,积极帮助出口轻纺企业苦练内功,加快转型升级,应对当前不利的经济形势,确保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对一“对”出新模式
轻纺是江苏常熟的传统支柱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为了提高检验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常熟检验检疫局努力探索“与区域政府联合行动,对区域企业集中监管,定区域检验监管人员,聘区域企业联络人”的检验监管新模式,实施“一对一”服务。今年该局还确定了20家重点扶持企业,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明确责任人,制定帮扶措施、目标和进度。帮助10家一类企业到期复审;扶持两家新报检玩具企业申领许可证;扶持3~5家新一类企业;扶持1~2家出口企业获得一级实验室;对一类企业实施本局“绿色通道”;帮助波司登顺利通过出口免验到期复审,并做好扩区域免验工作;积极应对《目录表》调整,做好过渡期内政策宣传、调查摸底、快速核放、开检准备等工作;帮助出口轻纺企业减免200万元检验费,减免新增目录出口轻纺产品半年内的检验费。
“送上门”送来新天地
今年初,该局即与政府联动,主动送法规、送政策上门,零距离服务外贸企业,分别在虞山镇政府等8个片区,召开了250人次参加的出口轻纺企业报检联络人会议,宣传新《目录表》调整以及减免部分出口服装检验费用等相关政策法规;面对面倾听企业需求和建议;开展现场咨询和答疑;统一要求和做法。与此同时,该局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组织“国检乡镇行活动”,由局领导带领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专程赴董浜镇等,组织召开镇领导、相关部门以及部分重点进出口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重点宣传常熟检验检疫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十项具体措施,详细讲解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注意事项,解答政府和企业有关问题,并向企业发放征求意见表。
常熟局送法规、送政策上门,让企业家们心里透亮,有人感慨地说,送法规、送政策,为我们发展送来了新天地。
“破壁垒”破除新难题
面对金融危机对轻纺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剧增,常熟局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主动上门送技术、送服务,为企业破除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推进发展铺路搭桥。今年以来,他们先后组织人员为企业进行商检法律法规、国内外安全技术标准和纺织服装检验知识辅导共200多人次。如,针对波司登需要加强面料进料把关的需求,该局就专门为公司的检测中心人员培训美国四分制检验方法及面料中安卫环检测方法。为了帮助江苏梦兰集团进一步加强原料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该局即根据其床上用品主要原料印染布和色织布的国内外技术法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为公司主要管理、检验、技术人员共60多人进行了现场辅导。培训结束时,公司主要负责人感慨地说:“在当今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再不转变观念,再不提升管理,再不注重质量,再不注意降低成本,企业就会在危机中被淘汰。检验检疫实实在在帮助企业练内功,破壁垒,破除了我们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道新难题,我们非常感谢。”
“走出去”获得新体验
常熟辛庄镇是江苏主要的生产出口木制玩具乐器基地。为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产业发展,增强出口竞争力。去年9月份,该局就组织该地区7家出口木制玩具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赴中国木制玩具城-浙江丽水云和县学习参观。今年4月份,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企业情况,该局又组织12家辖区内出口服装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共30多人赴江苏华瑞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州晨风服饰有限公司、常州华利达服饰有限公司3家省内服装骨干企业现场观摩交流。通过亲身体验,标杆企业创新的理念、合理的结构、先进的设备、精细的管理、优秀的品质、生产的高效、广阔的市场使老总们赞不绝口,深受鼓舞,真正让企业跳出本厂看本厂,跳出常熟看常熟,跳出行业看行业,从而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拓展渠道,加强合作,加快转型,促进发展。
个性化“画”出新形象
该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才优势,通过“量体裁衣”,给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不同产品的风险,帮助一类企业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二类企业建立了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溯源体系的8个基本作业指导书;帮助10家出口玩具企业建立了符合出口玩具质量注册许可要求的质量体系;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对企业实行诚信分类,对产品安全项目实行分级,建立企业“红、黑”名单制度。该局向企业公开部门电话,检验监管人员手机号码,确保落实二十四小时预约服务制度。个性化服务树立了检验检疫部门在企业的新形象。常熟局一位领导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要使“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为打基础、作贡献、树形象之年,我们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在企业里、在社会上树立起检验检疫人员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