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作为当前中心工作的首要任务,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扎实工作,把服务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稳外贸、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该中心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该中心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把“质量和安全年”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整改落实的重要举措,各项工作都围绕总局工作中心,认真履职,强化服务,为全系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
做好通报、咨询和评议工作
代表国家行使WTO/TBT-SPS通报咨询评议的权利和义务,做好WTO/TBT-SPS通报、咨询和评议的工作,是标准法规中心的主要工作。特别是针对新形势,该中心加大了此项工作力度,努力做到更及时、更全面、更有效。今年一季度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共向WTO发出中国通报107项,同比增长20.57%;接收国外对中国通报的评议13件;接受、翻译并处理国外通报687项,同比增长19.69%;受理并答复国内外相关咨询82件;开展对国外TBT/SPS通报的评议80项。
根据主要贸易国家的通报情况,该中心今年重点针对食品、动植物产品、玩具、儿童用品、化工涂料产品、电器能效等技术贸易措施进行评议,这对于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维护国家和企业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对欧盟339号“关于对中国大豆制品采取的限制措施”的评议中,我方建议欧盟就该项措施提出具体的实施期限和禁令解除程序,并启动对中国已采取措施的效果和产品安全状况进行再评估;对于来自中国的三聚氰胺限量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不应受到限制。此项评议对维护我国政府形象、保护食品出口企业权益作出了贡献。
此外,在对美国化工涂料产品5项技术措施通报的评议中,我方评议意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化学品产业链的管理和控制。如欧盟颁布了REACH法规,美国不断修订《联邦清洁空气法案》以及以此为依据制定的一系列条例。在此背景下,美国发布了关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5项通报,对相关产品有机化合物含量的限量值提出苛刻的要求,从而将导致臭氧不合格的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减到最小,其影响的产品范围极其广泛,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严重影响。该中心立刻组织评议专家针对这几项法规草案所存在的适用范围不合理扩大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反馈,对于保护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专业领域的技术交流提供了保障。
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因此,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状况进行研究,对我国出口贸易及企业的质量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该中心继续开展欧盟REACH法规的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加强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新出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跟踪研究,开展了“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记与包装的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第1272/2008号法规”、《应对国外添加剂技术壁垒的对策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项目,并及时召开了《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9)》工作启动会,启动了调查和报告编写工作,为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该中心作为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化妆品风险预警办公室,承担了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上报的工作。今年一季度共收集各地检验检疫局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1590条;完成2008年12月、2009年1、2月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分析汇总报告,为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业务司局及时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在动植物检疫风险分析相关工作中,配合国家质检总局相关司局开展了“进出境商品风险分级”、“主要贸易国家植物检疫法规及其信息系统建立”、“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最新有机产品法规和标准”等研究工作。
同时该中心继续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欧盟非食品商品快速警报中国系统应用工作,由该中心负责组织研发的“RAPEX-CHINA专项工作信息平台”已通过正式验收,将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全面运行,为推动我国产品出口欧盟做好基础工作。
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平台作用
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站目前已形成5个基础数据库、5套业务系统和6个网站,在更新、完善和维护各数据库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时效性和实用性,同时继续配合总局完成好金质工程相关项目的建设。目前,网站中英文主页的总点击次数已达3500余万次,收集整理扣留和召回产品数据44499条、国外关于农兽药残留限量的法规共计23000余条,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系统总数据量570294条。网站已成为国内权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网站,是我国履行WTO“透明度”义务的最好体现。
为一线质检执法提供服务
一季度,共完成88项SN标准的报批审查。通过对材料报送要求、文本编写规范的审核,与相关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保证了标准的立项和编制要求。同时,共完成检验检疫证单79种531万份、CIQ标志4种28000万枚、封识5种41万枚、封条19万米、原产国标记5种12万枚征订、监制、分发等管理工作。根据检验检疫工作情况编写了2008年矿产品、纺织品、废物原料、深加工食品和乳制品等多篇检验检疫情况统计分析报告,满足了检验检疫工作的需要。
在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的同时,该中心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国内外交流,全面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努力为“质量和安全年”成为打基础、作贡献、树形象之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