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对民族医药全面发掘整理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尊重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一定要注意医药结合,防止废医存药。废医存药最后只能把传统医药当作植物药原料,从而丢失用药的传统机理,丢失群众千百年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用药经验,丢失它的生命力。因此,要推广民族药,必须要有懂得民族药的医生,让民族药在医疗单位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份额。而企业界的朋友一心放在生产上,往往容易忽视其上游地位和临床指导作用。
为了指导这方面的工作,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五年前提出“让民族医药下山进城,造福人类”。2004年又提出让民族药进“中国药典”、进“医保目录”、进药店专柜---中国民族医药专柜。
研究出自己的标准
诸国本告诉记者,民族医学产业的发展,从古代的自采、自制、自用的“四自”状态到现代制药企业170余家,2003年营销额约30亿元,其中藏药.苗药和彝药发展较快。2002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专家评审,将435个民族药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其中涉及9个省区156个生产企业。
“要抓住现代医学重新形成国际性医学潮流的机遇,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医药,增强“抢救”的紧迫感,进一步做好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工作,加大民族医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力度。要加强民族医药的科学研究,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运用现代语言提炼和归纳民族医药的基本经验等,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
诸国本认为,中药现代化,一是用现代化的观念,实践来提升民族医药,使其有更高的水平,与时代需求更接近,这是基本问题。二是生活在这个时代,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帮助其发展。“但现在有一个误区,即用现代化的技术去提升代替了用现代化的观念来提升。'西化'了现代检测手段。”他说,民族药不能完全模仿西药的标准来研究它,西药的标准与中药标准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如传统中医药非常重视天人,人与大宇宙是息息相通的,人的发展是不断适应自然的过程。
从“天人合一”这个角度讲,一个人治病就不仅仅是医疗了。诸国本说,西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虽然西药现在也注意讲“整体了”了,但它仍更重视物化。
对此,诸国本提出,民族药要研究出自己的标准来,最终进入药典,与国际标准接轨。
楚雄发展彝药得天独厚
“云南是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野生药材遍地都是,楚雄要以打造云烟的决心和方法打造彝族医药产业,从调整产业结构来看,发展民族医药产业是完全合理的,但要形成支柱产业还必须花很大功夫。”诸国本说,楚雄地区对彝族医药的开发利用,同样有一个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问题。
楚雄有一些有利条件。虽然楚雄只有几十万彝族人,但从古至今文化积淀厚重,它的医药经验理论总结也丰富,自然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诸国本说,这三大优势加上目前楚雄州已把彝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国内一批知名制药企业也先后到楚雄落户,通过努力,制药工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园区、基地建设和制药企业GMP申报认证工作稳定推进,彝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最后,诸国本先生告诉记者,彝族医药保护利用与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创建彝族医药标准体系。这一切都需要人才来做,需要一个机构来把人才聚合起来,在“中国彝族医药文化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企业代表提出了建立彝族医药保护与发展促进会,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