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办的全国《生丝》、《生丝试验方法》及《桑蚕捻线丝》新国家标准宣传贯彻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国有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生丝检测单位、丝类生产企业、贸易单位相关人员120多人参加了学习。
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世界最大的生丝生产国,也是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桑蚕捻线丝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其产量和出口量都在国际上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进步,高科技在丝绸业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丝绸服装多品位、个性化的追求,风格各异的新颖面料不断涌现出来,使得桑蚕捻线丝的品种、规格也不断增多,由于桑蚕捻线丝规格范围的扩大、纸箱包装形式的增加等诸方面的原因,使得沿用了十几年的老标准已不适用。目前,对于超出标准范围的桑蚕捻线丝,各检验机构或企业只能依据企业标准、工贸协议进行检验并出具证书,缺乏统一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此外,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被誉为“软黄金”的生丝,目前产量占世界总产的75%以上,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80%以上。是我国特有的在国际上占据垄断性资源的产品。茧丝绸行业涉及到蚕桑、缫丝、绢纺、织绸、丝绸印染、丝针织、丝绸服装和制成品等多道生产和经营环节,丝绸加工环节多,每个环节加工周期较长,链条复杂,产品变化快。
现行《生丝》、《生丝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于2002年5月1日实施,7年来,我国的缫丝业在自动化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缫丝行业的区域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和调整,国内外生丝用户对生丝产品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现行标准中的某些项目、指标及试验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日益发展的生产水平和市场需求。为进一步促进缫丝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生丝产品质量的提高,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质量需求,促进对外贸易,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2007年先后组织对《桑蚕捻线丝》、《生丝》及《生丝试验方法》新国家标准进行修订。《桑蚕捻线丝》国家标准于2008年5月23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同年12月1日实施;《生丝》、《生丝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于2008年8月6日发布,今年6月1日实施。
《桑蚕捻线丝》新国家标准适当扩大了桑蚕捻线丝捻度、原料纤度的规格范围,修改并增加了有关技术指标,同时增加了纸箱包装标志等,以体现标准的适用性;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等速伸长试验仪代替等速牵引试验仪,以体现标准的先进性。新标准将适用范围扩大至1500捻/米以下,原纤维度量扩大至33D及以下的绞装桑蚕捻线丝。
《桑蚕捻线丝》、《生丝》和《生丝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修订,充分考虑和满足国内外用户对生丝的质量要求,对高等级的生丝规定相应的质量要求,体现高等级高指标,确保精品质量的可靠性。从而促进缫丝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生丝实物质量,使修订后的标准能够更准确地对生丝的质量作出客观的判定,为用户选用最适合的原料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体现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可靠性和适应性。
据广西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处处长经克介绍,近年来,在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广西桑蚕业发展迅猛,蚕茧量已连续4年排在全国第一位,广西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蚕丝生产和加工大省,茧丝绸业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6年以前,广西丝类产品的检验量均在200~300吨之间徘徊。2008年,广西缫丝生产企业迅速发展到71家、设备22.6万绪、生丝产量1.5万吨。2008年,广西检验检疫局共检验丝类商品3179批、重量2249.7吨,同比分别增长35.9%和39.6%,出口总值6404万美元。出口丝类商品无检验不合格批次,无国外退货索赔反馈。出口贸易的国家以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为主,一些高品位的生丝也开始进入了日本及欧洲市场。
广西检验检疫局丝类实验室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区域性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认可委CNAS的实验室计量认证。从2007年开始,该局积极帮助出口生产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丝类检测实验室,帮助企业检验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在生产企业中试行电子监管和生产检验过程的视频监控。广西科技厅还为广西检验检疫局下达了《出口桑蚕丝质量监测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示范研究》的科研课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确定2009年为“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在丝类检验监管工作方面,该局将认真执行《出口丝类商品检验检疫工作规范》,对出口丝类商品全部按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实行批批检验,对生产企业及其检验员实行备案登记管理,生丝检验上实行了“电话报检-检验-出证”的一条龙服务。随着检验业务量的增长,为适应广西桑蚕业的加速发展,该局对丝类实验室进行了重点投入,对检测设备进行了全部更新,所有的检测设备都是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实验室用房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一倍,扩建后检验用房将达1000平方米,去年新扩建改造的恒温恒湿室面积达180平方米,其他检测用房扩建改造将于今年完成,在硬件建设上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丝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