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检验检疫工作仅8年,就先后主持了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其研究形成的大量科研成果,经国内权威专家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他连续两次被列为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他每年翻译的国外检验检疫信息达3万多字,成为上级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他所负责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取得了全国质检系统分支局领先的发展成果,受到国家质检总局以及江苏省、苏州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他所在的动植检科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他本人先后获得“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苏州市外向型经济先进个人”、“苏州市级机关新长征突击手”等殊荣。
他就是苏州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副科长兼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副主任、苏州市劳动模范——詹国辉。
现年32岁的詹国辉,2001年7月从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苏州检验检疫局时,该局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业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检疫能力薄弱,检疫范围狭窄、技术创新空白,与苏州市外向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对此,他毫不气馁,勤学苦研,很快成为苏州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领域的骨干力量。
面对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加工区、保税区、通关点、保税物流园(简称“区点园”)的态势,詹国辉牵头在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建立有害生物初筛实验室,促使有害生物的截获率大幅提高,松材线虫、双钩异翅长蠹等重大疫情陆续被截获和处理,引起了苏州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作为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分支局首家植物检疫实验室的创始人,他带领实验室团队,克服人员紧张、经验不足、技术资源不足等困难,开展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通过持续多年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全国质检系统分支局首家通过CNAS认证和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发展、实验室管理、检疫鉴定业务、科研业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创造了苏州检验检疫局科技发展史上许多个“第一”:第一个获得苏州市科技立项的项目主持人,第一个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立项的项目主持人,第一个动植物检疫科技课题的主持人,第一个检企合作研发项目的主持人,第一个国家质检总局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的主持人……
为了解决当前特殊监管区域大量增加后技术资源不足的问题,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立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数字实验室的构想,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立项。为了解决当前检测速度难以满足通关速度的问题,他又主动走出去,与国际知名专家合作,运用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利10余项,积极开展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的研制。目前,他已开发成功松材线虫基因检测试剂盒等多个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因快速检测产品。
业内人士都知道,进出口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虽然货值不如高新技术产品高,却是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最多的产品。为此,詹国辉决心帮助企业改变这一局面。
他发挥自己谙熟英语的特长,每周利用休息时间翻译国外重要技术法规信息,并形成国外信息专报,上报江苏检验检疫局汇编,同时提供给相关企业参考。2008年以来,他翻译的技术法规信息60多条、3万多字,其中不乏有重要指导价值的信息,为苏州乃至江苏省出口产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他还参与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中国欧盟动植物检疫法规比较的研究》,形成3000多字的研究报告,并将部分成果直接应用到检疫管理工作中。在他的努力下,具有苏州传统特色的杨梅、苗木、刺绣、家具、蔺草、园林等产品纷纷出口到海外,为苏州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获得苏州市劳动模范的詹国辉深知,像他一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而令人仰慕的劳动模范殊荣却垂青了他一人,他感到了这份荣誉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更坚定了他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道路上执著耕耘的信念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