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谁能主宰中国品牌的未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沉寂了许久的家电连锁市场,在百思买对五星电器完成完美收购的同时再次重新定义了行业格局。国美、苏宁、百思买,无论是第几,毫无疑问百思买的出现是孕育许久的计划性行为,而且是势将必行的。从家电连锁行业的角度说,似乎可以用更加白热化来形容,但在这行业白热化的背后更让人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市场的未来。

  中国消费品牌谁来主宰

  从化妆品行业到汽车行业,从IT品牌到家电忠诚,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开始涌入中国,从品牌数量到品牌投入力量皆是如此。在潜移默化中,中国的消费者有些甚至已经逐渐遗忘了那些记忆中的中国品牌,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对于国外品牌的忠诚。另一方面,中国品牌虽然近年来在不断崛起,但从根本层面上来说,崛起的意义不过是自我品牌的崇拜或者是山寨王而已,在抗衡能力和战略规划上不仅实力不足,更为值得担忧的是在信心上的自我否定和故步自封,满足于眼前销量或者单纯数字刺激性的增长,而从根本上忽略消费基本建设和心理占据。对于市场来说最终获胜的不是谁的铺货量谁的价格更低,而是谁更赢得人心。不做消费基本建设的中国品牌和如此来势凶猛的外资力量可以抗衡多久?

  中国消费拿什么来免疫

  如果说最初外资品牌仅仅是空中楼阁的少数派的话,那么到了今天该引起所有的中国本土企业谨慎。其一,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如今都学会了聪明行为,在一方面把主要资本做消费建设外,另一方面以资本力量快速通过与中国本土的结合进入市场,缩短了时间不说,更减少了作为外资教育市场的成本。其二,外资品牌越来越喜欢披上本土的皮,也就是在品牌气质和内涵上保持外资的外来风范,而在价格上和消费表达上却要比中国品牌更本土。再加上中国品牌对于外资品牌痕迹的过分效仿,使得在消费意识上,本外的距离逐渐被缩短。其三,外资品牌学会了中国的社会交际,他们也开始学会在市场的层面赋予官商的力量,知道中国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缺失,于是,他们下沉到区域,他们和地方政府谈投资发展劳动力,他们谈经济建设,诚然,这是发展的快速路径,但与此同时却也为那些并不是为了发展而进入市场的外资品牌赋予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借助市场缺口吞并中国品牌,在摇篮中扼杀中国品牌崛起可能,如此一来,中国市场拿什么来免疫?

  中国品牌是否能走的更远

  毫无疑问,外资品牌的进入给予了中国市场更快速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抹杀了中国资源和中国品牌自身壮大的可能。规律和游戏规则被更多的资本力量所改写,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消费和市场的适应和习惯。当中国的90后,世纪后,抬眼就是ADIDAS,张口就是可口可乐,穿衣服只穿那些我们甚至都说不上的国外三流品牌,开车只要“外”字头的,连婴儿吃的奶粉都要靠关税为借口来张口成金,我们还能消费什么?我们中国的品牌还能拿什么抗衡?别再说外资不懂中国市场,更别谈人家没有你的终端能力强,看看可口可乐,看看ADIDAS,连他们都下乡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自我封闭式的骄傲的?

  在资本的引诱下,只有更多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做消费精神文化和忠诚度培养才有持久的力量。同样,无论大小,只有更具战略眼光,更懂得何时何地岌岌可危的企业,并积极采取长久持续战略策略的企业才是未来中国真正可以长久辉煌存在的品牌。

  所谓危言耸听,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毒品可以缓解痛苦和疼痛,但却是吸上就戒不掉的。

作者:刘刚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