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努力解决食品量的同时,食品质量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消费者对身边食品的安全提出了更广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的监督力度。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问题负有监管的重大职责,应该在国家赋予的监管职责范围内,强化自身职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的监管。本人参予质量监管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不少食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其感悟是比较深刻的。
一、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典型症结
症结之一:食品企业的小、散、乱造成了食品质量标准的不统一和工艺标准的混乱及生产方式的落后。
症结之二:食品生产原料多数来向农村,因而难于控制微生物污染、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的超标准使用和污染等状况。
症结之三:滥用添加剂,甚至使用非食品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容器、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
症结之四: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作坊式的小型企业,由于食品生产的必备条件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因而在生产全程的运输、包装、仓储等过程中,对食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复污染。
症结之五:交叉监管式或分段监管都有可能出现某种真空,从而给假冒伪劣的产品和假冒伪劣的原料辅料、包装物、工具设备等以可乘之机,直接影响到食品质量的安全。
二、实现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1、建立企业质量文化,把质量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通过大力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和全员质量培训,营造全员关注质量、全员参与质量的良好氛围,把质量最终落实到每个员工中去,自觉形成把"要我搞好质量"转变成"我要搞好质量",真正体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严格执行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工艺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既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又是识别假冒伪劣的"照妖镜",还是维护企业权益的"护身符",而工艺标准是生产合格产品的"指南针",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进行生产全程控制,则是生产合格产品的"必由之路",没有标准,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四处碰壁,就绝不可能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安全食品。
3、严格选择原料供应源。食品生产同其它行业相比,更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一环扣一环,在整个链条中,尤以原料供应源最为重要,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全程将是无用功,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因此,不论原料供应源是农村还是其它生产企业,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环境条件论证,无公害论证,对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饲料等的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必须有技术和管理方面专业人员,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档案。
4、严格实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全程控制,有了标准,有了合格的原料,不等于就有了合格的产品,企业还必须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研发、原料精选、生产操作、产品验收、包装运输、终端管理到产品出厂,以及信息反馈都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则。
5、严格执行国家对使用添加剂等食品辅助原料的规定,杜绝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其它物资,使每个环节都成为食品安全的保障。
6、严格企业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纵横交错的监管制度。一是要以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二是要自觉接受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管;三是要严把原料、辅料、包装物、容器、工具等物资的质量关和产品销售过程的储存关及运输关,只要有了这种纵横交错的监管制度,假冒伪劣的产品才没有可乘之机,合格的原辅料、合格的半成品、合格的产品等等才不会中途被污染,才能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更有效的保证。
7、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有了这样的机制,企业就能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反应机制就能高效运转,及时救助把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总之,只要食品企业对国家高度负责,对人民大众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对企业自身高度负责,就一定能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健康、环保、营养、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