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四川省累计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同海南省一道成为仅有的全国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份,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下降27.2%。面对灾后重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四川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助四川省对外贸易——
既要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又要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四川外贸在2009年负重前行,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如何克服越来越大的经济和非经济压力,成了政府和各外贸职能部门的头等大事。在四川外贸“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攻坚战中,四川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为外贸服务的主力军作用,举实措,出新招,抓关键,为外贸轻装、加力,助推外贸经济重上快车道。
举实措应对金融危机
“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四川局在挑战面前积极作为,深入调研,分析情况,把握趋势,研究对策,迅速出台保持四川对外贸易稳定较快增长的举措和支持外贸企业灾后重建的十项措施,赢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企业的称赞。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四川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在意见的出台过程中,四川局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四川局在加大检验检疫政策支持、为广大外贸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检验监管模式、加强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举措被列入到意见当中,并得到了关注。
2009年,四川局面临着灾后重建和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任务,要在“灾后重建”中建功立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四川局的上下共识。在该局党组的带领下,经过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整合所有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支持外贸企业灾后重建十项措施》,在加大帮扶力度、稳定外贸出口、开辟快捷通道、便利物资进口、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支持外贸企业恢复生产,渡过难关。
出新招加快物流速度
四川局在调研中发现,长期以来,因地域劣势造成的物流不畅是制约四川外贸发展的一块短板,外贸要发展,短板不得不补。于是,该局反躬自省,挖掘潜力,召开业务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出台了加快通关速度的六项措施。
加强宣传。编印实用性强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指南》免费发放给外贸企业,详细、全面介绍出入境检验检疫政策和工作程序,避免企业因补办手续影响通关。
创新监管。对四川省出口中占比例最大的出口工业品实施新的个性化检验监管模式,通过风险分析、分类管理和关键点控制的有机结合,保证质量安全,加快验放速度。
协调放行。与四川产品主要出境通道检验检疫机构建立通关放行协调机制,缩短企业产品出境查验换证放行时间。
增设通道。四川一类口岸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即将启用第二跑道,四川局在机场增设查验通道,以加快航空出入境货物的通关速度。
优化流程。以外贸出口企业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检验检疫工作流程进行精简、整合,优化检测流程,将检验检测周期平均缩短至15%。
扶持企业。在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检验检疫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
抓关键服务“重中之重”
通过深入分析四川省的外贸形势,四川局党组认为,成都地区是四川外贸发展之重,而成都的大企业、大项目则是“重中之重”。
英特尔成都公司是四川局服务的一家重点企业。2008年该公司出口总额达到15.6亿美元,排在全国第62位,中西部企业第一位。2009年公司总部计划将上海工厂的产能全部整合到成都工厂,在设备转移和进口过程中急需得到检验检疫部门的支持。四川局从政府和企业处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制定了专项服务方案,特事特办,实行个性化服务。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设立专门报检窗口,制定专项服务措施,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并根据上海工厂搬迁进度,专门制定工作时间表。
英特尔成都公司的负责人得悉四川局的工作方案时,表示将全力配合开展检验检疫工作,并对四川局高效务实、上门服务的工作作风表示感谢。该负责人表示:“有了政府部门这样的大力支持,我们投资的信心更足,发展的势头更强。”
在检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2月,英特尔成都公司出口3.13亿美元,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逆市而上,出口达到4.77亿美元,同比增长85.1%。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外贸止滑提速、爬坡上行的难度依然未减,然而机遇总是大于挑战,办法总是多于困难,四川检验检疫人正是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心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