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交通部发布《2008年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2008年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显示,尽管2008年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水运建设市场形势复杂,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创新质量监督体制机制,加强监管,保证了水运工程质量总体稳定。

  总体质量趋于均衡

  据了解,2008年,沿海继续推进煤油矿箱等大型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的建设,内河以黄金水道为重点的水运建设得到稳步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759亿元,同比增长2.4%,新增吞吐能力2.8亿吨;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9.0%,改善内河航道里程943公里。一些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尽管物价大起大落,砂石料供应紧张,人员工资上涨,劳务市场不稳定,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管难度加大,但全国水运工程建设不仅进展顺利,而且总体质量趋于均衡。全年有82项大中型水运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优良率为81.7%,其中沿海港口验收项目优良率为96.3%,内河航道验收项目优良率为100%。

  这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行施工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要求,对工程质量总体提高产生深刻影响。沿海水运工程项目和内河水运工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距、大型项目和小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距、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之间的质量差距逐步缩小。

  二是质量管理可控制状况良好。各参建单位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制度建设、技术创新、施工工艺改进、分包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得到不断加强或改善。2008年,在建的240多项大中型水运工程项目和所有的小型项目质量状况稳定。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督察的16个水运工程项目中,虽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没有发现较严重的质量隐患,项目质量状况良好。

  三是广泛开展质量通病治理。至去年年底,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营口港创建治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示范项目经验的活动基本结束。该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特别是上海、福建、湖北、浙江等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活动进行了广泛动员和全面部署,取得大量成果。一些省把质量通病的治理作为质量管理重要手段,提高工程的实体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一些施工单位通过积极参与经验推广活动,形成了以质量通病治理为载体的施工精细化管理机制。

  四是水运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的矛盾得到缓解。去年下半年,由于航运市场萎缩,水运工程建设投资趋缓,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的矛盾得到缓解。这使建设、施工单位可按照合理工期组织施工,保证施工工序合理衔接。

  分包工程问题多

  但是,在去年的水运工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分包工程的质量问题较多。多数水运工程中的次要工程和附属工程是由工程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完成的,质量相对较差,外观质量、质量控制措施难以保证。这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分包队伍本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业主对附属工程质量要求低;工程分包单位或劳务队伍的技术力量不足、管理能力较差;中标总包单位以包代管,缺少对分包队伍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

  其次,合同管理不规范。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四项制度之一,合同管理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业主的粗放管理,是造成现场施工组织和合同文件“两张皮”的最主要原因。在追求政绩工程、献礼工程、提前发挥工程效益等行政要求的干预下,合理工期经常被人为缩短。此外,施工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不按合同到位、分包队伍技术能力达不到合同要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外购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较多问题。水运工程混凝土的技术指标要求高,特别是一些高性能混凝土有特殊技术要求,但许多地方对外购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和龟裂较多。

  重点治理混凝土质量通病

  《报告》指出,要保持今后水运建设工程质量的稳定,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严格贯彻执行2009年年初颁布实施的《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这是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一次重大变革。各地质量监督机构要尽快掌握新标准的检验内容和程序,加强新标准实施工作的指导,对新标准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应及时总结、反馈,保证新旧标准执行的顺利衔接。

  积极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2009年,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公路水路建设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对混凝土质量通病进行重点治理。各地要认真组织和指导,总结近几年水运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经验,将其与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要求紧密结合,力争水运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商品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外购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各地质量监督机构的高度重视。规模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宜设立专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对外购商品混凝土,要认真组织对配合比的跟踪、审核和调整,加强商品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检测和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

  加强合同管理。工程参建单位要重视合同的编制,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按合同组织施工,不得随意压缩工期、改变主要施工工艺、调整或简化施工工序。特别是项目业主,要坚持按施工合同管理施工项目。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