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底,我国使用物品编码标识产品300多万种,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公众熟知的商品条码,还包括已逐步为公众熟知的产品电子代码、自行车编码和动物编码等,一个日趋完善的物品编码体系正在形成。
据介绍,这个体系是在20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品编码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的背景下形成的。1988年12月28日,国务院同意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物品编码以及自动识别技术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年前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直接原因是促进出口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当时,我国的日用品出口到国外,很多都不能在超市销售,因为国外超市都比较普遍地使用商品条码进行结算,小小的商品条码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的前缀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统一分配,只有进入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商品才可以在全球销售。
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物品编码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机构建设、技术研发、标准制修订、推广应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998年7月,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我国的商品使用商品条码有了法律法规依据,越来越多的商品贴上商品条码,公众也开始逐渐熟悉、了解这种黑白相间的图形,代表的是数据统一标识作用。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条码和代码信息标准化工作”,这期间,我国商品条码与自动识别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2003年至2008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圆满完成了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条码推进工程”任务,实现了我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5年翻一番的目标,使用商品条码的产品超过300万种,条码与自动识别技术在零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食品安全追溯、医疗卫生、建材、特种设备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7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出台了《物品编码管理规定》,继续推进产品电子代码工作,启动了自行车编码和动物编码的注册管理工作,有效履行了国家赋予的全国物品编码管理职能,拓展了物品编码的应用。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介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研究国内外物品编码与标识技术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态,建立和健全了我国的物品编码与标识体系,并开拓了二维条码、产品电子代码、全球数据同步、产品质量追溯、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标准化等新的研究领域,有力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目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全国设有46个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集编码管理、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推广以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工作体系,为社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主要职责包括: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我国物品编码、条码与射频等物品标识工作,对口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及相关国际组织,建立健全国家物品编码与标识体系,完善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维护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发相关技术与产品,开展推广应用、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等工作,促进我国自动识别技术产业的发展,满足我国商品流通、对外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对物品编码与标识的需要,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