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业内人士热议六西格玛管理在当前的应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降低成本,内部挖潜,精益管理。一样的病症,不一样的药方,在西方金融危机仍不见底的今天,提高质量,为什么不试试六西格玛管理呢?

  2月27日,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2009年度工作会议现场,来自全国各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日本、韩国的60余名质量人士,就目前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效发挥六西格玛管理的作用,进行了针对性的演讲、发言。

  推行“六西”正逢其时

  “现在可能是引入新式管理的最佳时机,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企业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注重质量。”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余锋一语中的:“你必须承认,因为现在的市场是‘狼多肉少’。”

  即使是具有美资背景的企业,日子也显得有些艰辛。英格索兰(中国)公司就有这样的背景。他们在和供货商接触时发现,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个订单,会有很多企业去争,这样,“货主”就会寻求质量更好的供货商。同样,在多元化的市场下,“货主”也可能是某个生产链上的供货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就会在内部寻求更大动力来改进质量,进而达到赢得市场的目的。

  “他们比危机前对质量的要求更强烈。”余锋说,过去,是量的扩张,现在,量减少了,对质量要求更高了,因此,推行、深化六西格玛管理这样的新式管理方法正逢其时。

  但有一个缺陷是,一个企业的各个工厂或部门,在质量管理的方法应用上缺乏系统,项目如何跟进力度不大。也就是说,相互协调能力差,各自为政现象多,这就使得已经推广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后劲显得不足,而没有施行的企业又产生了畏难情绪。

  一揽子推广普及措施

  站在项目的管理上去谈管理,显然不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精益六西格玛经理杨洲说:“你必须知道这个管理的实用价值,你必须让员工知道正在实施的这个项目能达到怎样改进的目标,而不是让这个项目能给管理者的脸上贴金。”

  上海趋倍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咨询部副总经理秦发家则建议:要把六西格玛管理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请出来,必须首先普及基础知识的教育。比如,借鉴日本的做法,编写一些图文并茂的教材,拍摄一些有案例情节的宣传片、照片、幻灯片用于员工培训;再比如,借鉴黑带认证的方法,进行绿带认证。

  质量上升到一定的水平一定是一种文化,未来的30年一定是质量的平衡之路。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及项目管理部总监孙磊充满信心地说:“上海有个2000人规模的质量人俱乐部,全国基层质量人有几十万人,建立一个平台,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他们都能够享受资源,这对于中国的质量提升来说应该是一件大事。”

  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何桢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整合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的资源,并着手制定一些规章,建立一些通用体系,以在当下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普及推广六西格玛管理。如出版普及教材、开展优秀项目的评审、规范评审办法、树立标杆企业。同时,他们还借鉴香港的经验,开展了黑带注册工作,并和香港建立黑带互认机制。

  如何培养六西格玛人才?香港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典型的当属黑带注册制度,这项工作已经在香港进行了6年。

  黑带是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中坚力量。香港六西格玛品质协会主席陈旭球介绍,他们通过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银行、工会组织等联合,按照相关的质量教学大纲要求,实行黑带注册制度。以香港大学为例,他们的黑带注册要经过30个小时的绿带学习,30个小时的领导力学习,120个小时的培训,3个小时的书面考试,然后还要做出一个仿真的黑带项目。这就要求这些申请者必须要在企业进行6-9个月的项目实习,然后提交报告,再参加香港的相关委员会考试,最后才能通过注册。

  因为你是金子

  当许多人都雄心勃勃在呼吁要大力推广普及,甚至应该掀起全民性的六西格玛管理浪潮时,魏朋义博士却提出了“应该在无限的市场做有限的深耕”之论。

  这个来自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质量负责人,在航空工业集团内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已经有7个年头了。作为国内六西格玛管理领军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目前已经在系统内推进了近千家企业。

  比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力度,一些企业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实施六西格玛的企业还太少数,不到10%。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弋辉强调,目前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也已经开展了7年,现有委员单位104家,专家委员45人。他们虽然在建章立制、建设专业队伍以及出版专业教材这3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架构,但推广六西格玛管理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工作空间巨大,今后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正确认识六西格玛管理在国内的推进。

  因为从面上看,现在的情况是外界有压力要求改善,所以六西格玛管理正在受到欢迎,但有的并不是真心去做。所以,2009年的目标应该是做实,企业应该聚焦战略需要,做成典范,趁此机会,审视质量问题,把标杆拔得更高。

  怎么深耕?魏朋义开出的药方是:一是把国内负责六西格玛管理的高层管理者轮训一遍,因为他们是资源的掌控者,从现在开始对他们进行潜在的资源培养,争取1年或几年之后再成长起20家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标杆企业;二是各类咨询公司应该有一个标准,不能黑带、绿带一个样;三是企业应该统筹建立一个运营基地,系统地去做,缺什么补什么,步步为营。这样三五年之后,就会有人跟随你,因为你是金子,总会发光。

作者:杜吟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