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烟台市安委会对2008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烟台市质监局被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多年来,烟台质监局局始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中心,以动态监管为主线,以落实责任为抓手,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推动广大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广泛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狠抓设备的登记率、定期检验率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严厉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消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为确保全市4.2万台特种设备运行态势平稳、促进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高度重视,稳步推进,狠抓各项目标责任的落实。注重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市局与县局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否决指标来部署和考核。为落实省局关于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要求,制定印发了《烟台市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全市系统统筹安排全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定期例会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及时分析、总结、通报安全工作情况,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同时,深入到各县市区特种设备使用现场进行工作督导,推动工作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为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落实特种设备隐患整改责任制,研究制定了烟台市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改指令督办制度:对发现和收集到的重大事故隐患以整改指令书形式,下达给相关监管责任局,明确整改要求,对隐患整改情况,采取督查工作方式,确保整改到位。全年全市各级质监部门累计检查各类单位6414家,检查安装施工现场365多处,检查各类重点特种设备18900多台,检查各种气瓶3800多只,检查作业人员930多人,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298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790处,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较为严重的226个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共查获9台非法制造特种设备,共督促检验设备430多台,督促350多名作业人员参加了培训考核。
二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全力保证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结合特种设备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开展,先后组织开展了在用承压罐车、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工业气瓶充装、危化品生产企业等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春节”、“两会”、“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立足于早部署、早动手,以学校、车站、商场、宾馆、医院、公园、码头、人口密集区及化工企业为重点,在全市深入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活动。在年内各大节日期间,全市各级质监部门累计检查各类单位2920多家,检查安装施工现场120多处,检查各类重点特种设备7510多台,检查各种气瓶3800多只,检查作业人员930多人,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263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603处,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较为严重的26个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共查获9台非法制造特种设备,共督促检验设备430多台,督促350多名作业人员参加了培训考核。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4月30日和10月25日,会同烟台塔山索道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一次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及紧急启用备用发电机组对客运索道进行驱动的演练,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进入七月份以后,全市质监系统又突出奥运安保这一工作重点,充分发扬不怕艰苦连续作战工作作风,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在对重点危险设备及重点单位进行再检查的基础上,突出百日整治期间排查出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狠抓在用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力度。全市质监系统共检查各类重要特种设备2325台,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45份,消除事故隐患48处,督促检验设备315台,气瓶2180多只,全市在用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率始终维持在99.7%以上,重点设备定检率达到了100%。
三是夯实基础,注重创新,不断提升监管工作水平。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检验机构利用特种设备金质网数据库的预报警功能,按照轻重缓紧统筹安排定期检验工作,同时认真履行定期检验告知和督促义务,对逾期不申请检验和超期使用设备的企业,报属地安全监察机构进行监察执法处理。在抓定期检验等特种设备诸项工作中,技术检验、安全监察、稽查执法做到信息互通,配合联动。市局采用网上统计核查和现场工作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通报定期检验及数据库动态管理情况,随时调度和督导各县市区局和检验机构进一步加强定期检验工作力度。全市在用特种设备的动态定期检验率始终保持了99.2%以上,其中重要设备的定检率达到了100%。同时,根据全市电梯数量迅猛增长的现实,把规范和监管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行为作为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监管模式,会同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设计开发了电梯维护保养电子标签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安全监察人员不用到现场,通过计算机动态管理数据库,就能随时掌握某台电梯的维保情况。增强了维保工作透明度,加大维保监管力度,显著提高安全监察工作效率。这种监管模式和信息系统得到了省局的高度评价,要求在全省十个涉奥旅游城市迅速推行。从7月份推行至今,全市已有3235多台(占总量的70%多)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实行了这种动态监管系统。此外,全市系统还注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采取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特种设备法律知识,报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曝光特种设备严重违法行为,促进了全社会特种设备安全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