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质检机构未来发展思路探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提 要

  我国大部分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目前承担的大部分是政府监督检验任务。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质检机构发展的趋势将是市场化、国际化、高效化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质检机构应采取转变工作重心、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机构改革、加大技术投入等措施,以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根据国家认监委最新的全国实验室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质检机构总量约为2万余家。在这2万余家质检机构当中,98%的机构属于各级质监部门、各个行业(包括各部委和地方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农业系统、卫生系统、出入境检验检测检疫系统等),民营性质的中介检验检测机构大约有300~400家,只占总量2%不到。因此,我国大部分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目前承担的主要是政府监督检验任务。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质检机构发展的趋势将是市场化、国际化、高效化和激烈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我认为质检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以政府工作为中心 服务产业经济发展

  国内质检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以产品质量监督、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为主要工作内容,这就决定了质检机构要积极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地方主导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服务大局,更加注重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便捷、可靠的技术服务,应以服务社会、政府需要、百姓关心的产(商)品为重点,从单纯的检验业务部门向科研型综合服务部门转变,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在高、精、尖科研项目上寻求突破,以“科技兴检”提升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强化服务职能 为企业排忧解难

  强化服务职能,为企业排忧解难,质检机构既有监督职能还有服务职能。企业质检机构应该立足实际,本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帮扶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产品质量检验为企业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技术人员对现场审查细则的熟悉,为企业指出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利用质检机构丰富的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通过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企业信任和好评,同时也防止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不仅为企业排了忧解了难,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质检机构事业发展

  设备是保证检验能力的基础,人员则是保证检验能力的关键。质检机构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各尽其能,各尽其责;其次,加强人员培训,每年要有培训计划,注意队伍的梯队建设,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及其他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培养良好的技术素养;再次,引进社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补充检验队伍力量。只有人员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确保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深化机构改革 增强发展后劲

  进一步深化技术机构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权责明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一是引入聘任和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根据按需设岗、按岗定责的原则,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任职条件,并按照任职条件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管理,优化队伍的结构;二是根据质检机构自身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使工资与分配任务直接挂钩,形成岗位竞争,对一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实行津贴、补贴制度,以此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增强其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质检机构的发展。

  加大技术投入 实现资源共享

  对重点项目实行统一按区域布点,重点扶持,加强投入,建立几个全国闻名的高档次的实验室(国家中心),提高整体的检验检测水准。对于投资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又与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检验检测机构,则由市县级质检机构进行建设,负责对划定区域的产品监督检验。在此基础上,要在各县级质检机构普及一些技术含量较低、送检不方便的传统检验检测项目,将这一部分技术机构设在县一级既可方便企业,同时也能降低检验检定成本,提高检验检定工作效率。

  加强技术机构的设备、人员整合,应突出技术机构的检验特点。对于一些技术基础薄弱、仪器设备落后、业务范围小的县级技术机构,可以考虑根据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按照就近的原则,选择技术机构实力比较雄厚的市县局,进行技术机构整合,建立布局合理、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区域辐射,最大限度发挥基层质检机构的作用,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为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金、人员浪费,应建议地方政府在现有人才和设备基础上加大投入,负责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重复性投入。有条件的地区质检机构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检测设备投入上,在对人才要求较高的项目上,技术机构之间应错开发展,各有主攻方向,提高服务政府和企业的能力和效率。

  加强内部管理 适应发展需要

  质检机构在提高技术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理,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公正,才能正确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首先,要拟定符合质检机构实际的《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规范检验工作程序和方法,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公正性,要严格检验程序,按照实验室审查验收的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检验工作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运行,保证检验工作科学规范。

  其次是规范检验行为。质检机构是一个公正检验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代表行业形象,所以一方面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加强质检行业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纪律教育,使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加强考核来规范工作行为,使职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科学公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质检行业道德风尚。只有加强行业自律,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质检队伍,保证检验能力的有效发挥,体现技术支撑的权威。

  整合当前资源 提升检验能力

  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发展,为了尽快提升检验能力,满足当前检验工作的需求,还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已有技术资源为我所用。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检验部门、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充分利用社会上现有的资源,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同时提升质检机构检验人员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市级检验机构的能力建设,由于市级检验机构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就能大幅提高检验水平,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县级技术机构的优势,加大投入,发挥县级技术机构的覆盖作用。

  加强国际交流 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

  质检机构要充分利用目前开放的大好环境,有条件的检验机构应积极主动寻找与国外同类检验机构的沟通和联系,相互学习吸取经验,不断壮大和提升自身检验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加互信和检验机构之间的互认,以减少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之中的经济损失。更多地学习和了解国外的先进做法,促进国内检验机构能力建设,缩短与国际接轨的时间。

  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了提高我国产品及设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减少贸易中的环节及成本,应鼓励国内检测机构与国外各相关实验室或检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标准体系和检测方法的对接。有水平、有能力的检验机构也可考虑与国外某些认证机构建立联系,成为他们的指定检验机构,经过努力或联合成为国际有影响的和有权威的检验机构。同时,还应积极与国外各相关实验室或检测机构达成对双方产品及设备认证结果的互认。

  (作者为山东威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国家渔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作者:丛培云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