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娄勤俭出席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并作专题演讲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月26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与台湾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在重庆开幕,来自两岸的信息产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各方面人士300多人与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作了题为《加强交流合作 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构建两岸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的专题演讲。

  娄勤俭 副部长在专题演讲中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大陆工业、信息产业的影响情况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对的主要措施。他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工 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工业运行监测监控,当前重点突出抓好钢铁等九个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 组织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家电下乡”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服务等工作,努力确保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

  娄勤俭重点介绍了刚刚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他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落实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组织实施重点项 目、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家电下乡”、大力支持TD-SCDMA发展、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7方面措施,振 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娄勤俭还就加强两岸信息产业交流与合作提出了3条建议,一是两岸携手互助,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二是加强沟通,共创两岸产业合作的良好环境;三是突出重点,以技术标准合作提升信息产业关键领域的合作水平。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广电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等部门的有关人士也参加了此次 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主持。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台湾华聚基金会董事长陈瑞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朱高峰作为 主办单位代表分别致辞,台湾华聚基金会荣誉董事长江丙坤为论坛发来了贺函。台湾华聚基金会荣誉顾问、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施颜祥也作了专题演讲。

  本届论坛为期2天,与会代表将围绕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存储、高清晰度平板显示技术、绿色电源、半导体照明、交互式网络电视等7个专业技术领域中两岸关心的问题,在标准制定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005年以来,已在北京、南京和台北等地成功举办了四届的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为两岸信息产业界搭建了技术标准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加强交流合作 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构建两岸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上的演讲

  很高兴同大家在美丽的山城重庆相聚,共叙友情,共商两岸信息产业合作发展大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重庆市有关方面周到细致的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华聚基金会的新老朋友和两岸业界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和问候!
  
  海峡两岸信息产业界倡议举办的技术标准论坛,已经举办了4届,对两岸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论坛已经成为两岸信息产业开展对话、交流经验、增进了解、进行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两岸新形势下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有着重要影响。
  
  去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两岸经济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本届论坛,将针对两岸的新形势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就 如何加强两岸信息技术标准和产业的合作进行深入研讨,有望达成一系列共识。希望论坛能充分反映企业界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推进产 业务实合作。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大陆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大陆GDP的43%。原煤、 钢、水泥、化肥、微型计算机、彩电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轻工、纺织、机械、家电、成品油、乙烯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航空、航天、船舶等高技术领 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98亿户,通信网络与用户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但是,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大 陆的工业化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工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 型;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任务还很繁重;工业行业管理分散,一些行业管理弱化、缺位,严格的市场规范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是大陆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2008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体制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了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 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重要职责。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 准,指导行业发展。目前,我们正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强行业指导、协调、监管、服务,努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刚刚过去的2008年,大陆经济经受了雨雪冰冻、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涉及 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冲击强度大,已波及到全球,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受危机影响,市场急剧萎缩,信心极度低迷,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流动 性严重不足,原材料价格和运价大幅度波动,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大陆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银行信贷紧缩,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幅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 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其中,工业受到的冲击最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08年6月份的16%逐月回落到11月份的5.4%,12月份略有回升, 达5.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大陆工业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严峻形势。保持工业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于保 发展、保就业、保稳定、保大局意义重大。我们了解到,台湾方面经济形势同样严峻,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

  大陆方面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把扩大内部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 要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实施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努力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强社会保障努力扩大就业等。这些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社会保障结合起来, 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将有力促进大陆工业的发展,也将对台湾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积极落实上述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工业运行监测监控,努力确保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我们提出,2009年工业 增加值要实现12%左右的增速,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全年GDP增长8%左右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当前,我们正在突出抓好钢铁、汽车、船舶、 纺织、电子信息等九个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推进节能减排和兼并重组,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企业技术改造,安排了专项资金对技术改造 进行贴息支持,鼓励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突出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和科技成果转化,力求突破一批核 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民措施,依靠内需拉动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对 中小企业的指导服务,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最近一段时间,一揽子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已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开始见到效果。一些行业企业产品销售开始回升,库存开始减少,用电量开始恢 复,订单开始增加,工业增长下滑趋势放缓。根据用电、运输、重点行业生产情况测算,今年1月份,扣除节假日因素,工业增速稳中略升。基础原材料、装备制造 业生产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钢铁、汽车生产逐步恢复。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扭转工业增速下滑的势头,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信息产业在海峡两岸都是支柱产业,都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继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在两岸产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各位所知,信息技术具有创 新速度快、通用性广、渗透性强的特点。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不断满足了人民消费需求, 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信息技术是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据初步测算,信息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 平仅相当于单位GDP能耗的1/7,相当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1/15。信息技术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 改造提升,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不仅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而且有利于上效益、调结构。

  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陷入低迷,高科技投资下降,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大陆信息产业发展也受到严重冲击,总体发展速度放 缓。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增速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7%;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9.8%。产品出口和利润大幅下 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彩电、计算机等行业遇到较大困难。我们认识到,信息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为深远,当前的挑战可能并未完 全显现,困难可能是空前的。同时,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也是企业发展机会,扩大内需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契机。我们要因势利导、“转危为机”,更加坚定不移地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速产业调整升级,率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倍增作用。

  日前刚刚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大陆信息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振兴,就是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 调结构,强化自主创新,完善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我相信,振兴 规划的通过和组织实施,对大陆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也将对两岸信息产业的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信息产业调整振兴的主要的任务: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 字化转型。二是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开放合作,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 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落实七方面措施。
  
  第一,为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加大实施力度。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动数 字电视产业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支持电子整机和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骨干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光伏发电和 半导体照明的推广应用。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的支持作用。

  第二,组织实施调整振兴规划涉及的重点项目。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重要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 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 术服务平台。

  第四,实施“家电下乡”,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农民购买电脑、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将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 这项措施,既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利于拓展信息产业发展的空间。据初步测算,“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四年,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累 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

  第五,大力支持TD-SCDMA发展,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3G)建设。继续支持TD的产业化,壮大TD产业链。我们已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 发放工作,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发放了三张3G牌照。预计未来三年3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约为4000亿元,将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终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 上下游产业形成有力拉动。

  第六,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鼓励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向信息服务转型。鼓励软件企业与金融、电力等行业加 强合作,支持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优势的软件中心成为行业软件服务企业,开拓新的应用空间。当前形势变化给我们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带来新的机遇。我们 将着力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软件外包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

  第七,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围绕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提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立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为工业技术改造提供信息化支撑。
  产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两岸同胞的福祉,是两岸同胞关注的重点。扩大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产业合作应一马当先。两岸 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各具优势、互补性强。大陆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工业生产能力和内需市场庞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台湾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以电子信 息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在全球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平板显示器件、集成电路等高端核心产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服务业比较发达。很多台湾企业在技术研 发、生产工艺、企业管理和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两岸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多年来,在两岸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产业交流合作从无到有,逐渐壮大。信息产业是两岸产业合作中互补性最强的产业之一,是两岸产业合作的重 点领域。初步统计,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已超过3300家,投资总额超过360亿美元,产值达938亿美元,占大陆信息产业总规模的约1/5,成为大陆信 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年初,9家大陆彩电企业大规模采购台湾电视用液晶面板,采购金额超过20亿美元,对大陆彩电业转型和台湾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均 产生了良好影响。产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两岸的优势互补,对两岸经济发展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两岸均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同时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目前,两岸产业合作的环境不断改善,共识日渐增多。两岸直接“三通” 已经基本实现,大大降低了两岸产业合作的运输物流和人员旅行成本。大陆方面颁布了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台湾方面也放宽了台商在大陆 投资的部分限制。两岸产业界应携起手来,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提高两岸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为两岸经济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携手互助,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产业造成很大冲击的情况下,两岸产业界更要相互扶助,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我们将把保持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同加强两 岸产业合作结合起来,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中提升两岸产业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有条件的台资企业参与大陆扩大内需的重大工程项 目建设;支持企业在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中有所作为;支持企业为“家电下乡”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利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参与工 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融资担保和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大陆台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相信,只要两岸产业界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我们一定能克服 目前的暂时困难,迎来产业发展的春天。

  第二,加强沟通,共创两岸产业合作的良好环境。
  推进两岸产业合作交流,关键是要促进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彼此为双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开 放,继续拓宽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的领域,为台湾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指导和服务,支持和帮助大陆台资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积极鼓励大 陆台资企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同时,鼓励和支持大陆有实力的企业赴台投资。也希望台湾有关方面从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创造产业合作的良好环境, 减少人为设置的障碍,推动企业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

  科技创新是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支撑,也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我们欢迎台湾企业到大陆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同大陆产学研各方面的合作;支持两 岸产业园区间加强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合作开发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鼓励双方共同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台湾风险投资在台湾 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愿意和台湾方面就如何发挥风险投资对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研究。

  第三,突出重点,以技术标准合作提升信息产业关键领域的合作水平。
  技术标准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产业合作的重要技术基础。目前,技术标准区域化、国际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扩大两岸在技术标准 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有利于扩大和深化两岸企业间的合作,也有利于推动两岸信息产业链的整合,提升两岸信息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希望本届标准论坛在以前各届论坛共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TD-SCDMA、数字音视频、半导体照明、移动存储等关键领域的标准合作上取得实 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标准对于产业合作的基础性作用。如,TD-SCDMA领域,可以共同推动芯片、终端、测试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探讨在台湾建立试验网的 可行性。绿色能源领域,可以共同开展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有关标准的研究,加强太阳能光伏企业间合作。数字音视频领域,可以共同致力于AVS关键产品的 开发和推广。除了这些议题外,还可以加强如下方面的合作探讨:新型平板显示器件领域,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技术研发、配套产业发展、高世代生产线建设等领域的 合作,共同开展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领域,可以共同就联合建立回收利用试验区展开探讨。通信基础设施领域,两岸电信企业 可以就建设海峡两岸直达光缆有关问题进行沟通协商等等。

  另外,我建议继续加强标准论坛的机制建设。除技术标准的合作外,进一步发挥论坛在技术研发、投资合作、市场采购、渠道共享、品牌推广等领域合作 中的作用。支持两岸企业利用大陆内需市场优势和台湾全球化生产与销售网络优势,推动优势互补,加快产业链整合,逐步构建两岸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希望两岸 业界朋友借助论坛的平台,汇集合作意愿、凝聚发展共识,为两岸信息产业交流与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重庆是大陆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希望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关心和了解重庆 的发展。近年来,重庆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优势较为明显,希望各位台湾业界同仁抓住重庆的发展机遇,寻找合作机会,实现共赢。我相信,通过各位的共同努力, 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必定取得圆满成功!两岸产业合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