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完全能够自主建设70万千瓦左右的水电机组,世界水平也就是这个样子。”2月19日,在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指出,近年来,在水电建设上,我国依托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引进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装备国产化的成功道路。
加快水能资源开发是立足国内资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小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据2000年至2003年间,国家组织的1000余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国水资源进行的第四次核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力发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5.416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4.0179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一方面是亟待开发的水资源,但另一方面却受技术的掣肘,致使每年白白浪费了许多可再生清洁能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周大兵介绍,虽然我们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发达国家的利用率是80%,而我国还不到25%。
而且,由于技术不成熟,在过去的开发中,我国在单纯引进水电设备工作时,虽然买进了设备,但技术引进特别是核心制造技术的软硬件却从来没能掌握。而在国际合作制造上,中国企业只能作为分包商按照国际的图纸生产一些粗笨件,对产品的设计根本没有发言权,因而就出现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尴尬局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后,我国选择了一条引进先进设备和引进核心技术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对水电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的带动作用,以强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一流国际制造商,在采购先进设备的同时,将关键技术与设备“捆绑”在一起共同引进来,或采取合作设计和制造的方式,对关键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水电建设的国产化历程。
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就是水电机组国产化之路的典型代表。
作为三峡总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回忆道:“当年在左岸机组的技术引进工作中,我们提出由外方预留两台机组交给国内的企业生产研制,并由外方帮助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事实证明,这个路子是对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创新,目前三峡右岸机组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运行质量相当稳定。而且,15年的三峡工程建设,也使我国在水电建设项目上突破了5大工程领域关键技术,攻克了10大工程难题,创造了百余项工程技术世界之最。”
最主要的变化还在于,水电建设周期大大缩短。过去,建设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需要7年左右时间,而按照现在的建设水平,4~5年就足够了。周大兵认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了水电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增强了中国水电企业走出国门的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水电建设质量大幅提高,科学、环保的规划,保证了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期间,我国电站大坝建设质量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调查显示,震区内所有水电站没有一座出现重大险情和塌坝事故,也没有造成一起次生灾害。地处震中的沙牌电站安然无恙,紫坪铺水电站在震后第五天就恢复了发电。
“有了以上的技术铺垫和积累,我们接着又在水电建设的创新方面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周大兵介绍,一是加大老机组的技术改造力度,实现老机组向现代化新机组的技术过渡和创新,继续发挥和提高老机组的经济效益;二是加速大机组国产化的升级换代,提高大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先后重点研发了一批30万千瓦到70万千瓦的机组,当前又向80万千瓦以上的更高级别机组进军,使我国巨型水电机组的制造加工安装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三是加紧实现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的国际化,生产更加优质可靠的电量,使电网调度更加灵活快捷,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安全可靠。
以技术引进为突破,以消化吸收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目标。正是在水电建设创新型目标引领下,依托大工程大项目,我国水电建设国产化取得了累累硕果:大型水电机组国际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各种坝工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自行设计建造了代表全球制造升船技术最高水平的三峡垂直升船机,建成了世界上水头最大、连续级数最多的大型船闸;重视环保和移民,实现了水电开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多个世界第一。截至2007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45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也从改革开放前的技术可开发量不足10%提高到27%。
“这个成绩,是建国50多年来水电装机容量总和的两倍,但我们只用了短短8年的时间。”周大兵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