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如何从被动回应转为有效预防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编者按

  席卷我国15个省市的旱灾已经持续4个月,虽然目前灾情有所缓解,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号称“电视台里的变形金刚”的央视电视文化中心,还未来得及全面展示其“享受建筑”的理念,就“报废”在2009年元宵节的火灾中。

  专家指出,我国急需将灾备管理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完善灾时科技动员机制和加强信息安全灾备管理着手,实现全程一体化灾备管理。

  关注灾备管理新课题

  据媒体报道,这次大旱虽有天灾的原因,但也揭示了我国近30年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报道称,原来建好的灌溉系统和水库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失去管理而出现严重荒废,导致灌溉能力大大减弱,没能充分发挥其涝季蓄水、旱季供水的功能。

  “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本应属于防灾与减灾工程的事前控制部分,但有关部门却缺位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部门灾备管理观念与预防机制的缺失。”万国数据有限公司(GDS)副总裁刘国华以这次旱灾为例说,“应急管理至关重要,但它是建立在紧急应对的管理思维之上;应急着眼于灾难发生后被动式、回应性的应对,预防与应急缺乏衔接,其过程更多是放在从灾难发生到结果处理上;强化应急管理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抢险救灾工作模式,如旱灾抗旱、水灾防洪。”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事前的防灾减灾和事后的应急救灾分业而论、分业而治,也是我国灾备管理的症结所在。”刘国华认为,要真正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灾难,就要把构建全程灾备管理体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同时要树立全程灾备管理的观念。

  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全国性的灾备管理平台或国家灾备管理中心,在其统一指挥下,真正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协同配合、反应敏捷、组织有力、科学施救的灾备管理,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

  刘国华还给记者介绍了日本的灾备管理经验。日本是世界上构建全程灾备管理体制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以内阁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的灾备管理体制,负责全国的灾备管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灾备管理中心,是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多灾种、全风险管理体制。

  重视科技的作用

  据了解,在全国积极抗旱的作用下,我国北方冬麦区的旱情已得到缓解。截至2月1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约为0.07亿公顷,比2月7日高峰时的0.11亿公顷减少1/3。

  “科技在抗旱减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减灾室主任李茂松介绍,在2月7日、2月9日的降水中,如果不通过人工增雨,得到的降水量是20亿立方米,降水的区域也不会超过20万平方公里;但是,通过人工增雨后,这次降水的面积比过去增加了13万平方公里,降水量比过去多得到了16亿多立方米,效果非常显著,使旱情的发展得到了遏制。”

  “在历次的各种抗灾救灾中,科技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和完善灾时科技动员机制已刻不容缓。”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会长宋瑞祥说,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把巨灾准备作为中心任务,这就需要类似于国防动员和灾备动员的两个机制,平常积累的科学技术要对巨灾有切实的储备,在巨灾袭击的情况下使平时储备的技术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动员的目的就是把平时积累的科学能力转化为科技救灾能力,使之成为我们居安思危的有力保障。”

  宋瑞祥建议,有关部门应从以下五方面建立和完善灾时科技动员机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动员机制,明确动员的权限职责,当巨灾袭击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二是要制定动员计划和预案,包括从任务、程序、时间、单位和要求的角度做好准备;三是采用专业科技队伍和其他领域科技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寓科技成果于民、寓科技能力于民;四是做好长远规划;五是加强科技的公众理解,营造科技救灾雄厚的文化基础。

  找到开关调节器

  “信息是导向灾备管理协调、高效的关卡。”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贵驷说,在现代组织机构管理的一切资源配置与整合过程中,信息资源居于枢纽地位,即灾备管理体制的指挥、协调与组织实施,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质资源的调配,都是通过信息资源这个“中间件”来完成的。信息起到开关或调节器的功能,决定其他各类资源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到适当的部位,以适当的方式运用。

  “目前,我国灾备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据王贵驷介绍,很多单位采用自建的方式解决灾备问题,投资大、成本高。而且灾备中心不是说一建了之,有一个运行维护不断升级改造的问题。同时目前这个领域的人才流动性非常大,很难维持一支高水平的队伍。

  同时,有些单位已经投入建设了一些灾备设施,但是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演练,因此真正发生灾难时,往往不能奏效;我国还没有专业的灾备培训机构;专业服务队伍还比较薄弱,而且相当分散:一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二是我们的灾备设备严重依赖国外,三是目前国家对灾备领域没有优惠政策。

  因此,王贵驷建议,做好信息安全灾备管理,我国应该制定一个灾备体系的规划,从国家层面上去考虑标准、建设、规划和布局等问题。同时要抓紧立法,并完善灾备有关政策和标准。灾备中心可以考虑西部地区,比如成都或者西安,分布相对合理,这样也会分散风险。此外,还要促进产业规模、健康发展,培养人才,要特别关注关于灾备的外包服务商服务资质的分级制度,出台灾难恢复服务资质管理办法;做好灾备中心和灾备服务人员的测评和资质管理。

作者:刘霞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