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一直被许多中国企业视为楷模,丰田、本田、松下、佳能等企业在中国备受推崇,这些企业的生产模式也被理所当然地当成了日本制造的代表。应该说,在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方面,上述日本企业的确做得很成功,也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但如果据此认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模式即为日本制造的核心特征,那就错了。中国企业很少知道,站在这些光环耀眼的日本企业背后的,是拥有全球独有商业运营模式的几家日本大型综合商社,它们才是潜于水面之下的巨鲸,其代表是三菱。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在历经“泡沫破裂”、“十年停滞”、“阪神地震”、“金融风暴”等经济灾难的相继重创之后,并没有丧失其原有的经济地位,而是能够一次次地实现复苏,其力量之源,便在于像三菱这样的企业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菱这样的制造厂商定义了日本制造与其他国家制造的区别所在,它们才是日本制造底蕴的来源。
全球制造业经过了几轮产业迁徙的潮流,总的趋势是低端制造业向劳动力廉价地区不断地转移,而高端的精密制造业则始终是在日本、德国等国家保持集聚的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在沿着不同的逻辑发展。对于低端制造业来说,投资者只是按照劳动力成本、资源价格等因素来决定在哪里投资,而类似三菱这类公司的运作模式,却保留住了日本制造的密码基因,从而也保持了日本制造的底蕴。
那么,这种基因和底蕴的核心是什么?三菱电机一分公司总裁野中秀恭曾解释说,不同于欧美国家一些综合产品供应商建议用户进行“从上而下”整套系统的更换,三菱倡导“从下而上”,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系统的局部改善,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他们以最优经济的支出来最大程度地优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野中秀恭认为,三菱电机是在像农民种田那样从事制造业,从最源头的地方做起,用最基础的方法来做。
从本质上说,三菱模式跟精益生产的思维是一致的。比如三菱电机自动化解决方案“e 工厂”一改以往的自动化制造系统仅着眼于生产线控制的理念,而是更加注重系统扩展性和人机一体化的和谐性,能使人和制造系统更加和谐地工作,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它的核心与精益生产的可视化、柔性生产、即时化的原则是完全吻合的。
不过,像务农那样从事制造的说法,乍听起来还是会让许多中国企业家难以理解,就连那些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也会觉得惊讶:农民种田和企业生产,这两者有可比性吗?问题不在产出的结果,而在产出的过程,即“源头”和“基础”。如果不能从产品是“种”出来的角度看问题,中国制造的产业结构缺陷必然会存在,比如,在三菱表现突出的生产性服务领域里,国内企业就呈现出产业性的空白,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制造的档次。
与上升时期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关注角度不同,在经济大环境出现变动,特别是在当前面临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经过“狂飙突进”的30年发展之后各种要素红利可能消失并已经暴露出一些产业结构缺陷的情况下,人们对中国制造的认识和反思必须要进入内部自省,这时候,外部参照也要发生一些变化。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曾有意引入三菱这样的综合商社模式来打造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但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却不了了之了。而今天,三菱综合商社在全球独特的运营模式及其背后对传统制造业无法替代的支撑作用,不能不再次引起中国制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