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年-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西藏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地理位置、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此,《规划》已确定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支撑保障三大类十项工程,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西藏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西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有关研究表明,1961年至2007年,西藏地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以0.32℃的速率上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增温率。气候变化导致冰川退缩、贮量减少,高原冻土下界上升、冻融消融作用加强,进而诱发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据介绍,《规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西藏的退化草地和草原鼠害基本得到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大幅度提高,大江大河源头区、重要湖泊、湿地、河谷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监测网络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农村传统能源替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