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的意思,一个“铁”字牵扯了辽宁人的前世与今生。这个有着100多年工业基础的老工业基地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从这里运出的煤炭,曾经温暖了几代人的日子;在这里炼成的钢铁,为共和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这里出厂的机床,武装了中国制造。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面前,“长子”是否会沦为“弃儿”曾经一度成为摆在辽宁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60年,一个甲子,一次轮回。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过5年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内功磨练,“辽宁制造”摘掉“傻、黑、粗”帽子,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树立了“高、大、精”的形象。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刻的形势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61.6亿元,增长13.1%,增速高于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如此业绩,辽宁制造功不可没。
牛年元宵节刚过,辽宁省赴日本、韩国、新加坡招商活动经贸代表团载誉归来,在鞭炮声后,为关东大地带来了热烈的掌声。招商中,“辽宁制造”成为三国工商企业人士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辽宁制造”显示出的产业优势和巨大商机,拉动了产业集群招商,促进了鞍山收购韩国LCD公司和朝阳收购新加坡生物研究所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签约和落地。
仅在走访韩国STX集团、乐天集团时,代表团就促成了两家企业集团在辽宁省24亿美元的投资。
冲天牛气,来自浑厚底气。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影响日益加重的情况下,辽宁经济却平稳较快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显著成就,这其中重要元素来自辽宁制造的全面提升。
瞄准高端,坚韧苦修。一批辽宁制造终成大器。
按照建设创新型辽宁的战略决策和“坚持用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战略部署,辽宁全力加快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采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人们欣喜地发现,辽宁装备制造业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显示出装备制造基地的霸气。
成立于1937年的北方重工沈阳重型机械集团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型机械制造厂,被誉为中国重工业的摇篮。去年5月7月,该集团先后推出两台用于年产75万吨和年产230万吨干式脱硫制粉生产线的世界最大脱硫立磨设备,自主研发和制造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百年历史的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新一轮国际市场的较量中,强壮筋骨,竞争“头狼”。该公司建造的1.23万吨RO-RO“斯坦纳·先觉”号大型高速滚装船和4.8万吨“博尔巨人”号海上特殊多用途工作船,作为国际第四代大型高速滚装船填补了我国船舶建造史上的空白,标志着中国民族船舶工业具备了建造当代世界顶级船舶的实力。
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开发的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三大主导产品,全部产品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又是三大主导产品的国家技术标准制定者。这家企业不但在国内市场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还在多个领域做到进口替代。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说,创新在任何阶段都必须有“自主”的成分,眼前看似投入很大,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这是民族高科技赢得国际话语权的必由之路。
坚韧苦修,内功发力。一批辽宁制造成为经济提升内动力。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辽宁省继续保持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快速增长。
与装备制造业相伴,原材料工业是辽宁的另一大支柱产业,在辽宁工业经济中,原材料工业发展日趋成熟,并且举足轻重。 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乙烯、苯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原料、钢铁板带材等原材料,国内的原材料工业市场需求空间十分巨大。而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正是辽宁工业的一个强项。从“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鞍钢、本钢、杨家杖子钼矿、抚顺铝厂、抚顺石油一厂开始,到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的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 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替代进口,改善环境,实施产业升级,合理调控总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向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化发展,实现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效率增长型转变,辽宁正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加工度石化工业和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近年来,辽宁原材料工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由钢铁大省向板带材强省的跨跃。船体结构用钢板(简称船板)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之一。从1995年开始,鞍钢分四个阶段完成了从普通强度级别到超高强度级别船板的开发,实现了整船供货的目标和从生产低端到生产高端船板的剧变。其间,鞍钢取得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在鞍钢牌船板大举步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鞍钢牌桥梁板也飞架欧洲。前不久,鞍钢为山海关桥梁厂出口挪威和德国的两座桥梁的桥板供应合同顺利完成。不久之后,鞍钢牌桥梁板将被安装在挪威格罗马河的公路桥和德国境内多瑙河上的公路桥桥体上。据介绍,鞍钢牌桥梁板出口欧洲,并且应用在挪威等低温地区,是鞍钢股份在桥梁板开发研制方面长期积累的一项重要成果,标志着鞍钢股份桥梁板生产和产品质量水平已跻身世界前沿。
与航天飞船“神五”、“神六”、“嫦娥一号”有密切联系的东北特钢集团生产的20余种特殊钢材料为我国的航天工程做出了默默的贡献。这是辽宁人的骄傲,更是辽宁原材料工业的自豪。东北特钢集团已将建设国际化科技型一流特钢企业定为发展目标,未来将能够满足国内对奇、难、高、特、新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钢产品的需求,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给予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环保搬迁项目45亿元的银团贷款。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精品特殊钢材12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总额30亿元。
以东北特钢为依托,大连钢厂建设不锈钢、轴承钢、弹簧钢、合金钢丝、合金银亮材轧钢生产线;抚顺钢厂建设国内汽车用钢、不锈钢棒材、高精度模具扁钢、合金钢锻材、特种合金生产线;北满钢厂建设大规格合金钢锻材、轴承钢棒材生产线,将辽宁建设成为全国品种和质量最具竞争力的优质特殊钢生产基地。
石化工业与冶金工业并驾齐驱。大连石化刚刚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石化基地,最后一套新建装置———加氢裂化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此举标志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达到年产2050万吨的国内最大炼油基地全面投入运营。
在规模做大的同时,辽宁石化的产品也越做越精。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采用“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加快石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资源最优化、产品市场化、投资节约化和效益最佳化为原则,以炼油行业为龙头,大力推进炼油化工一体化,以大乙烯、大芳烃的建设延长产业链,集中力量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及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做强做大大连、抚顺、两锦三大炼油基地和辽阳化纤、盘锦石化生产基地,推进抚顺、大连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建设,拉长产业链,实现向集约化、大型化、精细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
内功发力,恰逢时机。一批辽宁制造跃上世界顶级制造新台阶。
通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打破国际巨头垄断。近年来,鞍钢通过走科学发展之路,“鞍钢牌”的各类产品也凭借着质量和技术等方面优势,不断进入国内外市场。作为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现已具备年产1500万吨钢、1500万吨钢材的综合生产能力。目前,鞍钢能够生产700多个品种、25000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鞍钢船用钢通过九国船级社认证,重轨铺入青藏铁路。鞍钢还是国内两个生产轿车面板的企业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板供货企业。其中轿车面板已用于通用、福特、宝马等知名品牌轿车;X70管线钢中标西气东输工程,并批量出口;三峡水轮机蜗壳钢板、时速350公里重轨和X100钢级的管线钢等高精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鞍钢在国内率先具备了冷连轧技术总成能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乙烯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的标志,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之一。2008年,沈阳鼓风机集团捧出了6类世界级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让中国重化工业挺起了脊梁。这成为中国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8年12月,沈阳鼓风机集团成功地完成了百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低、中、高压缸联动机械运转与性能试验——沈鼓拥有了百万吨乙烯用压缩机研制能力。
裂解气压缩机等“三机”是乙烯装置的“心脏”设备,10年前,国内的乙烯装置用大型“心脏”设备均是从国外进口。沈鼓的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试验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第4个拥有制造和研发百万吨乙烯设备能力的国家,打破了国外垄断地位,推动了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把中国大型石化设备制造能力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8年,成为沈鼓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最快的一年,企业自主研发了6大类世界产品。这六大类产品,均是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业规划的16项重大装备的内容,是国家战略产品,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逆势而上,辽宁制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彰显浑厚实力;逆风飞扬,辽宁制造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宠儿;逆境崛起,辽宁制造苦练内功渡过市场经济初期的艰难历程。如今,辽宁制造正以其扎实的功力、四射的活力为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舞台增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