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认证是一种新的认证形式,从全球情况看,在欧洲发展较快。我国服务业增长速度很快,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体育服务认证是我国第一个服务认证项目。2006年,《体育服务认证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和相应的各项认证技术规范相继发布,承担该项认证工作的北京华安联合认证中心成立。2007年3月,第一批11家体育服务场馆通过认证,其中有6家游泳场所和5家健身场馆,目前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近40家,遍布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直辖市。
据北京华安联合认证中心主任刘海鹏介绍,体育服务认证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体育场所、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等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包括服务流程管理文件、行为规范、设施和设备、健康和卫生、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服务承诺等。体育场所服务认证分为体育场所开放条件认证和体育场所等级评定认证。前者侧重服务安全合格评定,后者侧重服务质量的评价和等级划分。体育场所开业认证主要是针对具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设定的。体育场所开业认证的重点在安全、卫生和体育项目基本功能上,这也是体育服务的接受者所需的基本要求。体育场所等级认证则是出于规范体育场所服务市场的需要而设定的。体育场所等级认证除安全、卫生和体育项目基本功能的要求外,还包括心理的、情感的和精神层面的要求。所以认证标准和技术规范中,在体育设施、器械、人员服务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有着更多的规定,且从一星到五星,规定有所不同。体育服务认证的对象是体育场所和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等服务,而不是某种特定产品或管理体系。
据介绍,体育服务认证是我国特有的认证项目,其产生有着特殊的背景。一方面,目前我国对开设体育服务场所的专业化管理处于真空状态。过去的模式是统一由各级体育局在对其人员、设备等的核查的基础上核发开馆证明,并每年换发新证。但是,《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取消了体育场所开业的行政审批,现在只要经营者取得工商和卫生部门的许可后即可开业。但实际上,作为服务行业的体育场所,有其特别鲜明的行业特点。胡华介绍,以游泳场馆为例,要求管理者从建馆之处就要配备符合体育运动的相应的设施条件,比如地面防滑系数、照明系数等。但目前有不少游泳馆的经营者对此并不十分了解。另一方面,不少经营者原本是健身爱好者或运动员,在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即投身于此,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具备足够的经营管理知识,虽有一腔热血却常常把健身馆带入困境。体育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以至使广大健身爱好者和其他体育服务接受者难以做出选择。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体育服务认证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体育管理体系完善,提高体育公共安全和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指导体育消费者选择体育场所,倡导体育(场所)经营者诚实守信,维护社会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场所)经营者建立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体育场所服务安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