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仑苏OMP事件对蒙牛的影响,几可与三聚氰胺危机相提并论。”一位乳业资深人士昨天称。
特仑苏在蒙语中意为“金牌牛奶”,事实上“特仑苏”不仅是蒙牛的销售金牌,还是利润的一个主要来源。中国乳业资深人士透露,据业内对蒙牛的成本测算,蒙牛“特仑苏”的原料、加工、包装的综合成本大约在1.7元~1.8元/盒,即使加上税收和中间销售成本,仍离“特仑苏”市场零售价4.5元/盒很远。“估计‘特仑苏’的销售利润高达100%,目前市场上一般售价在2.5元/盒左右的普通液态奶销售利润仅在5%左右。”
“蒙牛2007年度销售额213亿元,纯利9.4亿元。其中‘特仑苏’的销售额在30亿~40亿元左右,约占20%。”一位食品行业证券分析师向记者称。“按30亿~40亿元的销售额,‘特仑苏’毛利接近20亿元。‘特仑苏’不但能赚大钱,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一般常温奶的巨大广告投入。”华南资深乳业人士称。
2005年底上市后不到1年,在上海——一个蒙牛并不占据优势的市场,特仑苏销量就达日均1万箱。有消息称,当时特仑苏毛利润大约是10%,这意味着蒙牛每天在上海市场就能赚到至少4.5万元。这是一个足以刺痛光明的数字。
2006年3月底,特仑苏再接再厉,又推出OMP“造骨牛奶蛋白”概念,以高科技烘托出品牌价值。此后,特仑苏势如破竹。蒙牛特仑苏牛奶的成功,也促进了对手的奋发。进入2007年,国内各大乳品品牌纷纷推出高端液态奶产品,伊利金典、光明优倍迅速跟进,乳业战火从大众产品直接蔓延到高端市场。而特仑苏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以开拓者身份引领着高端液态奶市场。
然而,特仑苏的一路高歌猛进却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致命攻击点,网上不断出现关于蒙牛独创的“造骨牛奶蛋白”这一高科技物质的质疑,蒙牛开始并未对此争论进行太多纠缠。“金牌牛奶,特仑苏人生”是特仑苏第二阶段的传播主题,这句广告语将特仑苏提升到一种文化高度,同时也将OMP悄然淡化。
“虽然OMP是否有不良作用目前未有权威定性,但‘特仑苏’OMP事件与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性质是相近的,违背了‘纯牛奶’本身无添加的意义。因此这对品牌的打击同样是非常致命的。”华南知名乳企负责人称,三聚氰胺为中国乳业的超高速发展踩下刹车,而“特仑苏”事件则对蒙牛超高速的发展路径是一次巨大冲击。“蒙牛以前产品扩张以概念为主导,过度提升产品焦点,三聚氰胺事件后又出OMP事件,将令蒙牛陷入信任危机,今后企业的风格要作出重大改变。”
该人士还指出,“‘造骨牛奶蛋白’能否添加,添加是否起到应有作用,在业内是有很大争议的,只因为是乳业两大巨头之一蒙牛提出的,才能存在几年之久。这暴露出有关部门在食品标准的制定和监督中,存在对大企业执法不严的问题。”
“据证券行业分析师的估计,蒙牛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销售恢复了约70%,但OMP事件令蒙牛再次陷入形象危机,蒙牛之前预测2008年亏损9亿元,但4月份左右才正式出来的年报情况可能更不理想。” 一位食品业证券分析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