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全国首批七大保税港区之一,目前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近年来进出口贸易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
外来病媒生物入侵海沧的警报从未解除。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截获病媒生物达298万只,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各口岸首位。
另据统计,2008年海沧口岸截获染疫(有毒有害物质)集装箱接近1万个标箱,同比增长56.14%。
无时无刻存在的风险,提醒着海沧检验检疫人擦亮双眼!
风险就在眼前
闽南金三角,全国重要的运动鞋生产基地,这里对进口牛皮的需求旺盛。据统计,2008年仅从海沧口岸入境的盐渍牛皮达714批5万多吨。
几乎是与生俱来,盐渍牛皮进口时总会携带大量的蝇蛹。“制鞋业所需要的牛皮一般属于初加工产品,进口前卫生处理比较简单。一旦装船,在漫长的海运途中,密闭的集装箱内,为牛皮上仍然存活的蝇蛹继续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进口牛皮检疫官郑征告诉笔者。
“有一次,从一个货柜的进口盐渍牛皮中,截获的蝇及蝇蛹多达60多万只,数量相当惊人!”这次惊心动魄的检疫除害经历,郑征至今历历在目。他说,巨大的进口量加上简陋的卫生处理,疫情暴发风险考验着检验检疫人,“那时,我们专门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即时有效地进行熏蒸处理。”
手拉手撑起屏障
海沧口岸现有3个码头和13个监管堆场,数以百计的外贸进出口企业,进口货物报检单量平均每天都超过110批。
繁重的日常业务,若仅靠海沧局一线30余位工作人员,把关质量何以谈起!
“手拉手,撑起绿色屏障!”海沧局认为,什么时候有了全民参与的氛围和实际作为,什么时候就能够形成防范病媒生物入侵的天罗地网。
思路决定出路。海沧局立即行动。
码头、堆场和工厂的协检员制度建起来了。他们协助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空箱、木包装等环节,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联动布防。
在此基础上,海沧局随机抽检,定期通报协查结果,实行了口岸检疫黑名单制度,建起防范病媒生物入侵的企业信用档案。
信息化是建立绿色屏障的重要手段。日前,海沧局自行研发的“法定检验检疫货物木包装排查系统”正式启用,它在根据货物风险、企业诚信度、口岸检出率科学设立查验比率方面屡有突破创新,受到业内专家好评,填补了相关领域的一个空白。
在海沧局强力建议和有效指导下,海沧保税港区率先全国质检系统,在区内专门划出1500平方米,建设独立于海关的视频监控中心,并且专设了500平方米的熏蒸处理场。此举可实现对进口货物的全程实时监控,并大大缩减了检验检疫工作量。
攻坚克难“三张牌”
一个以自身把关为核心、以检企协作为基础、以口岸视频监控为平台的口岸绿色屏障正在形成,并日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积极效应。
——连续6次从60个货柜的进口石材木包装中截获双棘长蠹和拟双棘长蠹。
——从来自国外的四个集装箱的进境石材木质包装中查获上千只松林之癌“松材线虫”。
——首次在厦门口岸截获上百只活本双斑弗天牛。
……
手中拿着这一张张成绩单,海沧局并没有陶醉。打铁先须自身硬,他们把目光放得更远,决定持续打好三张牌。
技术合作牌。依托技术中心实验室优势,实现对有害生物快速送样和科学鉴定。
设备投入牌。加快筹建医学媒介生物实验室,提高依据不同风险定级实施分类除害处理能力。
人员培训牌。在内网开辟外来生物样本库学习专栏,定期请专家授课。
与此同时,该局专门成立疫情疫病防范机制起草小组,抽调技术骨干系统研究海沧口岸外来生物种类、主要载体、除害方法,开展风险分析,出台应急预案,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攻坚克难无穷期,我们有信心建立一个应对生物入侵的铜墙铁壁!”海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