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1月,余姚局检验检疫的出口商品总额超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出口机电产品总额超过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农副产品出口额40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68.56%。余姚外贸出口何以能在全球购买力下降的“寒冬”保持高位增长?
施“有形手”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影响企业立足于世界舞台的主要因素。余姚局坚持“有所为”,注重引导企业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千方百计营造“质量为本”的氛围。
成立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通报制度,通过网站、电子邮件、《信息通报》及时通报最新检验检疫政策、国外技术指令等,指导企业做好应对。
建设权威的检测实验室。结合产业集聚的特点,余姚电气实验室充分发挥辖区机电产业“质量中心”、“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的平台作用。今年又跻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列,新增了灯具能效检测领域,为占辖区机电出口15%的灯具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余姚电气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覆盖了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灯具、EMC、能效等九大领域、79项,基本涵盖宁波地区机电产品类别。相继成为德国莱茵TUV、PSTUV、德国VDE、美国UL、荷兰KEMA、法国BV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的就地检测实验室和业务直接受理点,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拿到全球认可的权威检测报告,免去了企业去上海、杭州等地认证的劳顿与不便,更为企业节约了认证成本。
传“基本功”
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产品质量的内因是企业自身的质量保证能力。为提升企业自检自控能力,余姚局努力探索“管产品”向“管企业”转变,积极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开展“一对一”的质量体系帮扶。为提升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该局在出口能力验证工作中,一方面严格把好第一道关,另一方面贯彻服务理念,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质保体系,今年已完成24家企业的验证,帮扶3家企业建立了质保体系,帮扶17家企业完善了质保体系;组织专家走进企业开展“一对一”定向培训,如为推助优势企业做强,该局应舜宇公司要求,为其举办了一期定向化的质量管理培训,结合公司“名配角战略”设置培训内容,增加了最新前沿管理理论,解决了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多个问题和争议;为加强被退货企业的技术把关能力,余姚电气实验室与企业签订“合作帮扶协议书”,从技术、管理、人员方面提供针对性帮扶。
由“输血”变“造血”加强企业人员培训。为了提升企业厂检员、检测员和报检员的技术水平,该局组织实验室工程师为企业上课,使培训既有最新标准讲解也有常见不合格案例,并提出了应对的整改措施。在理论面授的基础上,突破旧模式,在小家电安全技术、电器企业厂检员培训中,增加现场操作考核,要求企业人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厂检验实践,进而充分发挥厂检员在产品质量把关中的重要作用,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出厂门。2006年至今,该局已为企业培训检验员、检测员、报检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各类技术人员2500多人次。
筑“品牌路”
品牌是应对微利时代的最好武器。余姚很多企业有着同样的处境——因为利润很低,所以没办法投资;没有投资,所以没办法建立自有品牌。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目前只能成为国际品牌、国际名牌贴牌加工的“幕后”工厂。走品牌战略,一直是余姚局坚持不懈引导企业的方向。
“只有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创立自主的国际品牌,以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才是出路。”余姚局是这样为企业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06年以来,余姚局与出口企业搭建互动平台,实施“1111”计划,即建设一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扶10个余姚品牌走出国门,实现“出口免验”零的突破;帮扶100家重点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培训1000名出口企业的检验、检测、报检等骨干人员,提升综合素质。两年多来,成效显著。
2008年余姚电气实验室成功跻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列,将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实现质的飞跃;富达吸尘器、帅康热水器、百隆棉纺等一大批出口品牌稳稳立于国际市场;2007年,宁波长城精工公司的钢卷尺成为全国工量具行业第一个“出口免验”,也实现了余姚“出口免验”零的突破,如今,“长城”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五金工具第一品牌,今年,宁波蓝达实业有限公司的钢卷尺也顺利通过了宁波局免验初审;通过结对帮扶、“三结合”模式改革、出口能力验证等促进辖区80%以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培训企业人数超过2000人次。如今,走品牌之路成为余姚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的共识,许多企业正计划利用外贸“寒冬”的时间,抓管理、抓技术,努力让产品质量向高、精、尖迈进,养精蓄锐,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