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隆冬的青岛,室外气温已经降到了当地历史罕见的-7℃,而在这里举行的2008年全国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工作研讨会上,气氛却异常热烈。会上,深圳检验检疫局的代表感到尤为自豪和鼓舞,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领导的工作报告中,先后四次表扬了深圳局矿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这对矿产品检验业务量仅列全国第十的深圳局来说是第一次。
火眼金睛辨真伪
2008年,深圳局在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工作中严格把关,在做好品质检验的同时,加大反商业欺诈工作力度,连续查获多起涉嫌商业欺诈矿石贸易,维护了矿产品外贸的正常经营秩序。
2008年3~6月份,该局检验了3批原产非洲某国铜矿石,铜含量均低于合同约定含量,所有货物均为同一发货人,并宣称含量很高。5月,深圳局在一批来自菲律宾共4个货柜76吨的铬矿石检验中未检出铬含量,这意味着该批货物是毫无冶炼价值的普通石头。“铜矿不含铜、铬矿不含铬”,而且发货人一个曾经有不良记录,一个明知不合格仍连续发货,欺诈意味十分浓厚。为此,深圳局要求口岸分支机构加强了有关矿产品检验监管,特别是涉嫌欺诈的发货人进口的货物;同时提醒企业在矿产品进口合同中,提高风险意识,加入在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结果出来之后方进行付款的保障条款,有效地防范了欺诈危害。目前,该局正在积累资料,尝试对同一产地或同一发货人多次出现不合格矿产品实施“黑名单”监管措施,以遏制少数不法商贩企图“点石成金”的恶意欺诈行为。
安全检测保平安
2008年以来,深圳局更加重视进口矿产品中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安全项目的检测,加大了对放射性和有害元素含量的检测和把关。
3月,深圳局在抽检一批非法检锆矿砂时发现放射性辐射最高超过当地天然本地值145倍,立即在第一时间要求港务部门对货物采取紧急隔离措施。在经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后,该局联合海关和当地环保部门将货物全部退运出境,履行了商检法赋予的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商品安全环保把关的职责。这一事件的圆满解决为今后与海关和地方有关部门合作处理同类事件奠定了基础。
自去年2月份首次检出以来,该局多次检出了铜矿石(铜块矿)有害元素超标,但是这类问题矿石的处理缺乏可借鉴的处理和监管方法。为防范有害元素超标矿石危害环境,该局不回避,不等待,积极探索出台了检企共管措施,通过国内收货人提交矿产品有害元素无害化处理方案,检验检疫指导落实后续监管的方式,使得有害元素超标的矿产品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和使用。
服务企业减损失
我国铁矿石需求50%依赖进口,铜精矿需求进口量超过80%,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对国内企业经济利益影响较大。针对短重和品质不合格问题,深圳局加强检验签证工作,2008年,共检出进口短重和品质不合格铁矿石4万多吨,并出具了相关证书,企业据此挽回经济损失和索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去年8月底,某上市公司向深圳局申报了一批印度进口铁矿砂,货物重35000吨,货值人民币4500万元。经抽样送实验室检测,铁含量、水分和二氧化硅含量三个项目均严重低于合同规定值(合同约定的买方可以拒收的最低品位为62%)。9月,国内企业依据深圳局品质证书拒绝接收货物,随后发货方以“装卸两港检测结果相差太大”为由提起复验申请。这是深圳局近20年铁矿检验史上的首宗复验。
由于涉及金额特别巨大,合同双方非常重视,复验申请人请来了律师和SGS、INSPECTORATE等行内检验巨头,组成了阵容庞大的谈判队伍,检验检疫部门的复验结果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深圳局领导指示,复验一定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国际惯例操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结果要经得起任何推敲和考验!复验期间,局长刘胜利和多位局领导亲自过问,于国君副局长组织部署工作。
矿产品检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人员技术水平是确保结果准确的关键。顶着巨大的压力,参加复验的各部门通力合作,反复地讨论方案、激烈地争辩每一个细节,务求每一步都是依法科学进行,经得起可能的仲裁和诉讼的考验。经过24小时连续加班,复验工作在7个工作日内顺利完成。结果表明,该批货物铁含量低于62%,原证书有效。至此,国内钢厂理直气壮地拒绝接收了该批印度矿。
历经风雨见彩虹。2009年,深圳局矿产品检验监管工作将以更加自信豪迈的步伐走上新的征程,为保障国门安全,服务外贸发展、维护企业利益再写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