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对此,安徽省合肥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紧抓不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成效显著。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县联动,市区联手,部门联合,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合肥市农委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各县区相应成立了组织,全面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日常监管和组织协调工作。制定了《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谁出问题谁负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二、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三品”认定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下发了《合肥2008-2009年度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6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5个,示范区域总面积100万亩。先后制定了《无公害南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平菇栽培技术规程》、《草莓育苗技术规程》等23项地方标准,其中省级标准3项。农产品“三品”认定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2008年,全市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21个,绿色食品63个,有机食品8个,比去年新增认证产品34个,认定基地面积45万亩,比去年增加10万亩。加大了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力度,建立了一批农环检测点,强化了对农药、化肥、化学激素、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重点加大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三、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初步建立了以市植保站农残检测室为中心,县(区)植保站检测室为支撑的覆盖全市基地的农残监测网络,定期对蔬菜进行抽检,并将监测结果在有关新闻媒体公示。2008年全市共检测26批次8980个样品,平均合格率96.9%以上。安徽省农委对合肥市进行了3次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合格率100%。农业部对我市进行5次抽检,平均合格率95%以上。
四、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确保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化管理原则,从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入手,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农资的坑农害农行为。制定了《合肥市农资监管工作方案》,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2008年合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02人次,检查农资市场460个次,检查生产企业62个次、农资经营户4145个次,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85起,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农资52吨,挽回经济损失256多万元,有力维护了合肥市的农资市场环境。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利用合肥市政府政务信息平台、合肥市农业信息网、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加强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方面的宣传报道,通过悬挂条幅、制作黑板报、书写标语、开办讲座、印发技术小册子等形式,深入农村、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资市场,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等相关知识,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万多份,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督员、生产技术骨干和农资经营法人5200人次,推动了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