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纤维检验局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和看待纤检工作,谋划和推动纤检工作。围绕服务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明确了创新监管促发展,提升服务促发展,建立健全纤维和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管体制机制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一、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纤检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好”和“快”就是讲“质”和“量”的问题,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实现质量和速度相协调的发展。因此,质量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1.纤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纤检工作是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十七大明确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棉花等天然纤维是仅次于粮食的重要农产品,是提高纺织品质量的基础资源。因此,如何加强对纤维的质量监督工作,引导生产、整顿加工行为、稳定流通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实现纤维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给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动力、新的目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纤检工作已逐步向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和服务延伸,纺织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管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国家对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安全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为纤检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开辟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准确把握山西纤检工作现状
近年来,山西纤检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我们一手抓棉花质量监督管理,做好公证检验工作,顺利完成中国棉花公证检验运城实验室建设,推动全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促进山西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一手抓市场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督,开展纺织品服装质量安全检查,加大市场监督力度,扩大市场监督覆盖率,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工作制度,促进市场安全健康、和谐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年来,我们共完成国家下达的各类交易棉、国家储备棉、老商品棉、经营性棉花公证检验17万吨,完成生丝公证检验554批,完成纺织皮革制品、絮用纤维制品、床上用品质量监督检验7937批,免费受理消费者投诉3942起。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高超的技术,圆满完成了中纤局和省质监局下达的各项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纤检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增强,持续发展的劲头还需增加,我们的队伍建设、基础建设、业务建设、科技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更加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更加坚定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决纤检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推进山西纤检的科学发展。
二、新时期纤检工作的新要求
山西省纤维检验局是山西省唯一的专业纤维检验管理机构,具有履行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督行政职能,承担全省的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山西纤检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1.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对棉花质量监管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2003年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是棉花质量监管方式的重大变革。今年已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第4个年头,国家的各项改革措施基本到位,棉花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我局在推动山西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进程中作了大量的工作,率先在棉花主产区运城市新建了一座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计划配备4台HVI大型棉花综合测试仪,现已配备了2台HVI,2007年运城实验室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在太原实验室配备1台HVI,总体仪器化公检能力达到3万吨,对推进山西省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发挥了核心作用。但目前山西省只有11家企业完成棉花加工设备改造并通过验收,完成比率仅占总规划数的42.3%。由于棉花市场秩序不规范,“两小一土”和无证加工得不到彻底取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仪器化公检送检量得不到提高,离国家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做好棉花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把山西有限的棉花资源抓紧抓好,把对棉农、加工企业的服务做深做细,有效规范棉花市场,提高棉花质量。
2.“东桑西移”政策,为蚕丝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山西茧丝业主要集中在晋城、长治、运城地区,栽桑养蚕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省现有桑园面积约0.87公顷,鲜茧产量6500余吨,干茧产量大约3000吨,共有茧站28家,制丝企业5家。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茧丝业已初步呈现区域经济的特点,规模和效益日益显现,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尤其是阳城县,确立了“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标准先行、部门配合”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蚕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更要求纤检工作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充分履行职责,正确引导,积极开展鲜茧执法检查,努力实施干茧公证检验,加强茧丝产业的标准化示范工作,加大服务基层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力度,从而夯实茧丝质量监督基础,提升质量监督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3.纺织皮革制品质量安全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新的监管要求
纺织皮革制品的生产并非山西省的主导产业,生产加工企业很少,市场销售的纺织皮革制品绝大部分为外地生产加工。但山西省有3000多万人口,近年来旅游业又迅猛发展,纺织皮革制品的消费量大幅增长。从我局一年来在市场监督和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市场纺织皮革质量状况不容乐观。2008年我局在市场上监督抽检服装及其它纺织制品1715 批,不合格 516 批,不合格率30.1%,抽检皮鞋352批,不合格89批,不合格率25.3%。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说明不符合GB5296.4及GB18401强制性标准的标识要求,纤维含量与标识不相符,pH值、甲醛、染色牢度等不符合GB18401标准要求。我局投诉举报中心受理消费者投诉1756起,其中服装642起,皮鞋1114起。这些数据和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山西纺织皮革制品市场的质量现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纤维工作上台阶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正喜在深入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质量工作,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待和审视质量工作,把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衡量和评价质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要根据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改革质量管理体制机制,改进质量工作方式方法,使质量工作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能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就是要增强服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意识,高举质量振兴旗帜,以质量保障安全,以质量促进转型,以质量服务和谐,以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根据山西省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管现状,我们在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要探索出一条服务、监管、创新、发展、有特色的质量监督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1.服务转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新建树、新作为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农业标准化是推动纤维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服务业标准化是提高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发挥纤检资源,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加强纤维及纺织皮革制品宏观质量管理,围绕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
一是开展对纤维标准化延伸服务的调查研究,了解在棉花、蚕茧的生产、加工、储运、使用各个环节中对纤维标准延伸服务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纤维标准化延伸服务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纤检检测技术优势,服务于纤维产业全过程,从源头上减少产品质量问题,提高山西省棉花、茧丝产品质量。近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省棉花、蚕茧的产业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提高纤维质量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纤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棉花、蚕茧主产区推广标准化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把棉花、蚕茧的后续加工、质量安全检测纳入体系,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效能。结合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和东桑西移发展形势,在纤维生产环节和加工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和示范区建设。同时,发挥专业实验室作用,提供纤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指导棉花、蚕茧的育种、种养、收购、加工过程,指导纺织企业生产,不断改进完善纤维标准化体系建设。
二是规范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的采购验收制度。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由于公用纺织产品是供不同的人重复使用,因此其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为了确保广大消费者免受在公共场所因使用非安全纺织品而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2007年我局起草了《服务性公用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省质监局批准发布。标准实施一年来,我局对全省宾馆、医院等300余家经营性服务单位进行了监督检验,共抽检各类床上用品和纺织用品1751 批次,抽检合格率为7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值超标,不符合GB18401标准要求,被、褥、垫等填充物原料要求不符合GB18383标准要求,还有色污渍不符合DB14/170地方标准的要求,问题还是相当大的。我们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召集有关单位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意识,理解服务标准要求。其次是建立对公用纺织产品的采购验收制度,帮助服务单位对新采购的纺织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把好产品进货验收关,对使用中的纺织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第三,对公用纺织产品的洗涤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大部分pH值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是在洗涤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彻底造成的,为此,要把监督服务工作延伸到洗涤环节,减少不合格产品。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山西省服务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2.服务安全发展,促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突破、新成效
一是探索新体制下棉花质量监管模式。在棉花质检新体制下,棉花生产、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会大大提高,棉花质量监管方式方法也随之转变。一是加强对现有棉花加工市场的治理整顿,要组织好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协调地市县质监部门,形成棉花质量监督执法联动机制,发挥专业纤检技术优势,集中地方质监部门的执法力量,规范棉花流通秩序,为全面完成棉花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研究新体制棉花加工质量,通过仪器化公检数据,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报告,提高棉花产业的整体素质。三是帮扶新体制加工企业,培育山西省的棉花经营市场,逐步建立棉花现代物流体系,促进山西省棉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棉花公证检验工作,努力提高公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目前我们正在新疆开展2008年度棉花收储公证检验工作,对每一包入储棉质量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入储条件的绝不放过,经检验的5万余吨棉花中,剔除了近300吨超重、超轻、严重破损污染,调包换码、涂改、包型不规范等不符合要求的棉花,从而确保了公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公检实践证明,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国纤维检验局制定的检验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棉花标准,才能确保公证检验的质量,才能赢得相关方的认可,才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是建立纺织皮革制品质量监督长效机制。目前纺织皮革制品市场监管方式主要有3种,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常规的做法是抽样——检验——不合格产品处理,周期一般为3个月。由于市场商品具有种类多、数量少、流通快的特点,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存在监督滞后和影响商品销售等问题,监督的覆盖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几年来我们在市场监督工作中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以服务促监督的工作模式。在监督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针对市场经营特点,加强现场检查指导,提供技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分类指导,打假与帮扶相结合,提高企业质量第一、诚信经商理念。在处理同企业的关系中,发挥投诉举报中心的作用,同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帮助企业建立进货验收制度,推行商品进货报验制度,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同时,根据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对一些投诉率高的大型服装皮革制品生产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加强同生产企业的沟通,了解掌握生产加工情况,为企业提供商品质量信息和改进的意见,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纺织皮革制品质量安全。
三是全方位开展纺织皮革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我局纺织皮革制品的检测能力在人员技术力量上,检测设备配置上,质量管理水平上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现有高级工程师8名,工程师13名,各类技术人员共46名,占总人数的60.5%,主要仪器设备190台(套),总价值700余万元,具备开展181种纺织皮革产品110个参数的检测能力,并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充分发挥检测资源,为政府提供有价值、有份量的质量分析报告,为省委、省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是服务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深入研究社会各界和企业的检测需求,对外开放实验室,扩大检测服务领域。重点加强对纺织皮革制品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pH值、染色牢度、异味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加强对婴幼儿服装、生态纺织品的重金属含量的检测,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消费市场。一是继续认真做好省质监局下达的指令性监督检验任务;二是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为商业企业把好商品进货关,提供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四是为政府和部门招标采购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五是为公安等其它职能机构提供仲裁检验;六是为消费者投诉提供质量鉴定。在检测工作中要始终秉承“科学、公正、严谨、准确”的质量方针,为每一个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提供科学准确的权威性检验报告。
3.服务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有新举措、新提高
一是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我局作为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首先要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对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行政执法综合能力和水平。其次要规范行政服务行为,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第三要严格执法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国家质检系统行风建设“十不准”“八严禁”之规定,彻底治理“三乱”,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造就一支依法规范、科学公正、民主公开、廉洁高效的纤检执法队伍,让群众满意、企业高兴、政府放心。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要以质量为中心,做好服务大文章。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心下移,把纤检部门同服务对象摆在平等的位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其次要改进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扎实深入,与生产经销企业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及时反馈质量信息,提供质量分析报告,提供最新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把服务体现在质量监督的全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时刻保持一种敬畏之心,对工作尽力,对职位尽责,对事业尽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第三要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把纺织皮革制品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传授给广大消费者,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纤检工作走出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服务百姓生活。
三是提高服务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解决基础建设中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服务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我们在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我们履行职能、服务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热爱纤检事业、精通纤维及纺织皮革专业的人才队伍;要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大力提高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打造山西纤检品牌;要加强内部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内部工作考核,确保工作质量。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山西纤检局是依法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要在行政执法水平、检验工作质量和效率、服务环境上有新的提高。一要保持执法工作廉洁高效、公平公正。二要保持检测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三要保持服务热情,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需求。四要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从而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和谐发展,不断提升质监工作的有效性与贡献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纤维检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