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二字,应该说是一个较为低层次的人生命题,因为从做学生的时候起,它就成为经常出现的考题了。且看如下作文考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7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除非攒足了劲要跟教师过不去,相信没有哪个学生抓不住正确的主题思想。思想正确了,剩下的事就是把字数凑够,如此及格应该不成问题。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诚信就在一次次考试中成了一个简单选项了。
这样的一个简单选项,到了同样处于学生期的许多中国企业那里,却常常做不对,不及格的很多,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不知道应该想些什么,动辄跑题。
现在企业都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也知道需要拥有包括诚信在内的一些品牌背囊,但一到关键时刻,面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的选择时,总是第一个把诚信扔进水里。
在时下的商业社会语境中,许多企业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多地染上了功利色彩,而诚信这个词也在更多地被消费主义表述为诚意。即使如此,很多情况下,本来是对企业要求的诚意,却被企业反向用之,将其当作对顾客的要求。比如,一向代表着绝对不信任的押金或按金,现在却被企业叫做诚意金,而这个要向顾客索取的诚意,显然是方向性错误,离题万里了。
不可否认,在利字当头的市场角逐中,企业天然地是自利的,包括诚信在内的种种高贵品性,皆非娘胎所出,大致有赖于后天的训练。所以,有些人认为,即使经过市场砥砺,诚信或对于不诚信的罪恶感,有可能被组合到企业品牌建设的文化基因之中,但是它对企业总体的影响力仍然微乎其微,完全不足以说服一个企业从一出生就在市场的母体上寻找饱蕴诚信乳汁的那个乳头。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市场环境中,诚信犹如易碎品,稳定性很低,需轻拿轻放,不可倒置,在交付及投入使用之前,又必须通过日积月累的抗压力、抗腐蚀、抗老化和抗疲劳检测。这种特殊的“非耐用消费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却也给企业制造了紧张感和压力,有时甚至被当做一种负担。在这个意义上,依照正当的“道德渡船应急作业程序”,非丢不可的话,诚信背囊被先行丢弃,似有其合理性。然而,企业这样做的实际结果,恰恰会将自己溺毙,因为诚信与其余美德之间的关系犹如山与柴,保住了诚信,即是留得青山在,企业生存所需之柴,不怕没得烧了。
当然,懂得了诚信的珍贵,则需对其进行细心呵护,要时时做好关爱、保养、约束和管理等售后服务工作。爱伦堡曾对发动战争的德国人发出过这样的感叹:那些在键盘上能将巴赫、莫扎特倒背如流的德国绅士们,何以在一夜间变成嗜血的野兽?今天看来,企业似当引以为戒的是:在诚信这件事上,重硬件升级而疏于对道德软件系统做定期的维护,十分危险。
毕竟,一个学生作文,面对的只有一个阅卷人;而企业作文,却要面对千千万万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