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乳品业:重归“质量兴业”正途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几年来,我国乳品业成为扩张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热门行业之一。

目前全球每年人均奶类消费为103公斤,而我国只有10多公斤。国内乳品业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为各路资本所看好。最近几年来,外资乳品业巨头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伊利、光明、蒙牛等国内乳品业企业也纷纷跑马圈

地、扩大势力范围,均瑶集团、新希望集团、亚华种业等也相继将多元化的触角伸向乳品业。据业内权威资料称,最近几年来,行业销售额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但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已经成为国内乳品业的“通病”。尽管乳品业最近5年来在规模上扩张得很快,但乳品业基础研究薄弱,因为乳品业研究需要大量的投入,企业不愿投入,国家也只是在最近几年来才加大投入。因此,国内乳品业整体质量仍处在较低水平。

市场规模的扩张也为大大小小的乳品业企业留下了生存空间。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资料表明,2004年,国内规模以上的乳品业加工企业数量达到636家。而另有统计资料披露,国内大大小小的乳品业加工企业有1600家之多。

如此多的市场主体各显神通,使得乳品业成为竞争空前激烈的行业,价格战、通路战、概念战,乳品业企业挥舞着所有能用得上的营销“利器”大肆搏杀,使得行业的利润大幅缩水。2002年,乳品业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6.8%%,到2003年就降到了6.1%%,而2004年,有媒体披露的数据称,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已经下降到5%%左右的水平。

由于大大小小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再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法规不完善导致企业为违规操作支付的成本过低等因素。因此,这种生存压力极易转向放松质量控制,通过使用过期原料、过期奶回炉再造等手段降低成本的不规范运作。所以这种表象繁荣的乳品业市场,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质量事故“隐患”,最终导致最近一系列质量事故的爆发。

然而,这一系列质量事故又凸显了乳品业的产业特性,即高度的专业性与潜在的高风险并存。乳品业内部人士坦言:乳品业的门槛并不低,并不是一个想介入就能成功介入的行业。一些前几年曾以壮志雄心介入乳品业的资本大鳄已经开始萌生退意。

这一系列质量事故的爆发强化了研发与质量的核心地位,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被新卷入其中,更是对乳品业先前道路的一种较为极端的否定。当乳品业在研发与质量上加大投入时,行业的门槛将被抬高,部分实力不济或忽视研发投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质量门槛的抬高所产生的“挤出”效应,无论是对行业发展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值得期待的局面。因此,改变重营销轻研发,重归“质量兴业”之路才是乳品业发展的正途。

作者:秀平 邵敏 来源:消费日报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