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09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召开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又见雪花飞舞至,又到岁末盘点时。

  回望2008年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和不舍。在这一年中,中国的大喜与大悲、辉煌与磨难给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特殊印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让中国的国际形象更上一层楼,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自然灾害加上突发事件,从年初走到年尾。

  伴随共和国的风雨历程,2008年质检工作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质检人走过了压力最大、任务最繁重的一年。回首那一桩桩、一件件难以忘怀的“往事”,我们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使命,坚定了质检人履职的信念。从积极主动地做好奥运保障工作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开展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到加强法制建设,他们讲大局、求创新、重实效,一步一个脚印。

  苦难,磨砺了质检人坚强的意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质检人在第一时间背好行囊,星夜兼程赶赴灾区。从开展卫生防疫到检测食品水质、检修特种设备,他们用不分昼夜的专业工作和“不完成任务,绝不离开”的坚定决心,和灾难一较高下。

  考验,增强了质检人迎难而上的勇气。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拷问着企业的诚信、政府的责任。在“一级响应”的命令下,质检系统立即进入应急状态,5000余质检人奔赴一线驻厂监管,从检测技术攻关到制定国家标准,从组织专项检查到公布检测结果,市场信心一天天恢复……

  2008年,不过是365天、8760个小时,而是质检人浸透甘苦、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分分秒秒。细数每一个前进的脚步,无不凝聚着他们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决心与信心,无不体现着他们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把关”、“服务”的智慧与汗水。我们看到,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推动,还是自下而上的促进,两股力量正在汇成一条江河,为质检事业发展推波助澜。

  2008年,历史铭记。2008年,我们——质检人负重前行!

迈出科学发展新步伐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如果说2008年有什么让人们深铭于心的话,“科学发展观”几个字便是其中之一。

  发展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过程。当改革开放跨入第30个年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进入发展新境界。2008年9月14日,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决定从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单位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改进质检工作的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把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通过认真反思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全面剖析、深入查找了质检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监管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作风。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国家质检总局向各有关方面征集到具体意见和建议1738条,梳理成7个方面119个问题。总局党组成员带领机关各司局到基层召开调研座谈会110多次,撰写了近100篇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通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系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共识,初步理清了发展思路,为提升质检水平、服务科学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树立“责任政府”形象
应急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中旬,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随后,经相关部门调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随着“I级响应”一声令下,9月14日,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并做出紧急部署,派出工作组赴河北、广东、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督促检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一时间,质检系统进入应急状态,质检人全身心投入这场保护婴幼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的特殊战役。

  为了保证乳制品的安全,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安全,质检总局配合有关部门监督企业对9月14日以前生产的乳制品开展全面清查,封存、召回和销毁不合格乳制品,并在特殊时期采取特别的措施——实施乳制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管制度。9月17日,全国质检系统共派出5000多人的驻厂队伍,紧急对164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24小时驻厂监管。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派出22个工作组,奔赴各地督查指导。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对9月14日以后生产的乳制品跟踪检测了29020批次,先后对乳制品发布了55次抽检信息,并紧急组织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攻关,制定相关国家标准,积极主动地开展乳制品整治工作。

  然而,面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所搅起的中国食品行业的惊涛骇浪,各种质疑和责难也纷纷而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对我相关出口食品进行设限。对此,质检部门一方面加强出入境检验把关,一方面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和磋商,并及时开通食品安全服务热线电话,为消费者释疑解惑,引导群众正确消费。

  在这场特殊战役中,质检人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大 爱 真 情
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灾情,十万火急!

  援,刻不容缓!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派出了卫生检疫、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等33支专业技术服务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泪水噙满眼眶,悲痛积压心头。在街道,在村庄,在学校,在灾区群众集中点,在尸体掩埋地……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先后有1万多名质检人,冒着余震、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大力开展抢险救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具有“四特”精神的质检人,在国难当头的非常时刻,又一次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卫生防疫服务队连续奋战45天,完成了3400多万平方米的防疫消毒、杀虫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庄严承诺!特种设备服务队仅用一周时间,完成了两万多台特种设备的检验和抢修任务。检验检测服务队加强对灾区食品、饮用水、饮用水源的监测,在泥泞滑坡的山路上,队员们留下了一个个去往偏远水源取样的足迹。

  而在不是后方的后方,所有的人也都集结在一起。检验检疫机构实行随到随检,快验快放,一批批紧急设备、急需物品以从未有过的速度送往灾区。全系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捐款捐物,共筹措资金1亿多元。

  大灾有大爱。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透过质检人奔忙的身影,我们看到了汗水与泪水,坚韧与苦难,奉献与牺牲,听到了一曲曲英勇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

不 辱 使 命
积极主动服务北京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承载着中国人百年梦想的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点燃。

  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甚至全世界的期盼。服务百年奥运,中国质检人以他们的热血与忠诚服务奥运,不辱使命。

  近年来,国际上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国外媒体也对中国食品安全纷纷提出质疑。为打造安全、放心的“奥运餐桌”,不同层面与领域的奥运食品安全“保卫赛”此起彼伏,作为负责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和进出口农产品食品监管的主管部门——国家质检总局也加入其中,开始了一场“奋战”。质检部门共对148家供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驻厂监管,监督企业单独生产、封闭管理,实施批批检验、批批留样、点对点供应;对进口供奥食品采取了指定口岸进口、企业提前备案、严格批批检验等措施。

  奥运通关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第一道“窗口”。为构筑奥运通关绿色通道,质检部门对6个赛事承办城市、17个主备降机场,在确保严密监管、防止疫情疫病传入的同时,简化通关手续,加快通关速度,保障涉奥人员、货物、运动器械的快速通关。

  奥运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是安全奥运的重中之重。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以确保实现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100%、奥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100%的安全目标,先后加强了对1.6万台涉奥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试验验证、隐患排查和应急值守。

  回首服务奥运工作,从食品安全“零”事故到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从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到出入境检验检疫通关便利畅通“零”故障,从研发检测兴奋剂用标准物质到圆满完成奥运会火炬及焰火产品的检验和监造任务……质检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盛开的奥运之花,用智慧与力量支撑起北京奥运的辉煌!

数字质检

  数字是枯燥的,数字背后的事实却是生动的。

  盘点2008年质检工作,有这么一组数据,见证了质检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质检人在经受考验、迎难而上、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同时,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23286

  质检系统加强对食品、日用消费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管,对20699家企业生产的237类、23286种产品实施了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28

  质检系统对家具、玩具、汽车配件、人造板等10类产品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了28大类食品的无证生产行为。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23万人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8万起,货值达30亿元。

  1615

  质检系统继续推进质量振兴,全国已有1615个县(市、区)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占县级行政区域的56%。9个省开展了质量兴省活动。

  20万

  质检系统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共排查治理20多万个隐患,查处违法行为6万多起,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1%。

  543.36亿

  检验检疫部门加强进出口检验监管,严格产地检验和口岸查验,共检出不合格商品9.92万批次,货值543.36亿美元。

  1040

  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企业探索建立诚信管理制度,1040家企业获准实施直通放行,新增1030家出口企业享受“绿色通道”待遇。

  18.2万

  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口岸疫病疫情防控,共截获有害生物2554种18.2万次,有毒有害物质18种545次,发现各类病例38万例,其中传染病病例7800例。

  4000

  质检系统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如期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000余项消费品和食品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配合实施《节能法》,制订了22项能耗限额标准。

  94.6亿

  质检系统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大力开展强制性产品和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积极实施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累计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3000多万吨,节水94.6亿吨。

  24

  质检系统大力加强“科技兴检”,新批准建立2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个国家质检中心,总数分别达到217个和251个,综合检测能力持续增强。

  89

  质检总局认真落实政务公开,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89项行政审批项目。

  45

  国家质检总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建立了9个质检磋商机制,与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45份质检双边合作协议。

作者:孙霞云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