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历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思路及亮点回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编者按 从2001年4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成立至今,一年一度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局长会”)俨然已成了全国质检系统总结创新、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很多的新提法、新思路都是从“局长会”开始迅速被全系统所认知、认同;很多的新做法、新经验都是从“局长会”开始逐步被全系统所推广、应用。

  回首历年“局长会”总结的工作思路及部分亮点,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梳理总结出质检工作逐步发展完善的不平凡轨迹。

  2002年围绕经济中心瞄准新的突破

  2001~2002年,全国质检系统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质量做文章,抓住机遇上水平,深化改革促发展,提高素质迎挑战,取得了“开门红”。

  当年亮点

  ——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我国产品质量的市场准入体系并付诸实施,建立并实施了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对5类食品进行重点抽查入手,实施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着手建立了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息库;

  ——严厉打击并初步遏制了黑心棉等5类重点产品及部分地区制假售假的猖獗势头;在打击黑心棉、土锅炉方面,全系统行动坚决,力度猛烈,效果明显,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进一步完善了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进口医疗器械、汽车配件、食品等实行了强制监管、退换、退货措施;

  ——积极推行“大通关”;开展原产地标记保护和利用普惠制的工作,使我国出口产品享受更多的关税减让优惠;成功举办了第66届国际电工委员会和第四届亚太旅行卫生大会,组织召开了APEC涉及质检领域的4次研讨会;

  ——认证认可“四统一”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初步建立了部际协调机制,认证市场整顿工作初战告捷;建立起新的认证市场准入和监督制度;

  ——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采标率达到64%;建立了《重要农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数据库》。

  来年思路

  2003年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实现8个突破。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紧密地围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实现8个突破包括狠抓源头取得新的突破;坚持依法行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坚持严把国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方面取得新突破;服务外贸、扩大出口取得新突破;实施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取得新突破;加强安全监察和监管取得新突破;提高标准化和计量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取得新突破;提高认证认可工作有效性取得新突破。

  2003年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质量安全

  2003年,全国质检系统高举“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大旗,从质检系统的技术优势出发,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

  当年亮点

  ——进一步建立了产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正式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紧急制定了一系列抗“非典”相关标准;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建立了过程监管的制度,构筑了从原料、生产、销售、消费到信用保证等各个环节的防假和打假防线,形成全方位的防假与打假相配套的法制体系和打假长效机制;组织名优企业联手打假,开拓验货市场,初步建立打假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了网上联合打假治劣行动;

  ——对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反欺诈等重点商品实行国际通行的进口注册和强制认证等措施;加大对带有动植物疫情和有害物质的查处和除害处理力度;

  ——推行出口工业产品过程质量控制和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分类监管;加强了质量保障体系、产品安全卫生检测体系、农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和兽医、植保员驻厂检验制度;

  ——全面推进大通关制度。加强一线口岸建设,进一步推进“三电”工程,在大的口岸局全部采用电子申报。

  来年思路

  抓住时机,奋发有为。要抓住全国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质量安全入手,实现质检工作新的突破。

  要着力培养一批质量兴市的典型;表彰一批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先进企业;树立一批中国名牌产品,通过免检、免验和原产地域保护等扶优扶强措施;支持一批出口企业或一类产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抓好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出口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扶持一批民营企业抓质量、创名牌、上水平;整治一批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建立一批质量、计量行为规范的专业市场和商城(店);促进一批国外动植物良种的推广。

  2004年突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2004年,全国质检系统继续深挖技术潜力,大力服务经济,在应对禽流感等突发事件面前,勇于冲锋,体现了质检系统的战斗力。

  当年亮点

  ——完成了小麦粉等5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加大了肉制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力度;实施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新增质量兴市活动市县(区)135个,全国累计已有410个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市活动;

  ——大规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黑心棉”、“地条钢”、“土炼油”、劣质奶粉等区域性制假活动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近200个市(地)基本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建设,部分省市率先实现动态监管;

  ——强制性认证获证产品已达20大类139种,累计颁发3C证书15.55万张,获证企业达3.27万家;改变了国家标准立项层层报批的管理模式,面向全社会公开申报立项,允许各类企业包括在中国注册的外资企业参与标准工作;

  ——进一步扩大了出口绿色通道,全国进出境货物电子申报率达到95.5%以上,电子转单率接近100%;推广进出口货物快速查验、快速核放系统;

  ——全力应对禽流感,加强对重点入境口岸和疫区货物的检验检疫,发布有关标准,组织专项检查,由质检部门注册管理的饲养场未发生一例禽流感。

  来年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检工作,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加强把关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质检工作体系,为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在全面做好质检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提高从源头抓质量的水平、积极为扩大开放服务、加大打假治劣力度、严格把关、科技兴检、加强法制建设、人才强检等8个方面的工作。

  2005年强化源头把关注重有效服务

  2005年,质检系统开始承担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质量监管职责,也是在这一年,“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一系列突发性事件接连发生,质检系统在第一时间积极应对,为尽快解决问题、消除社会恐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年亮点

  ——全面启动了茶叶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共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14502张;质量兴市活动已扩展到900个市(县);

  ——初步建立起区域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共查处无证生产及违法生产食品案件6000多件,端掉食品黑窝点300多个;建立了食品安全新闻宣传报告制度;

  ——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紧急组织制定了22项国家标准,并对现行21575项国家标准和8511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进行了清理;建立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有证标准物质和社会共用计量标准得到长足发展;组织制定了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标准;

  ——全面实施入境货物口岸快速查验系统,加快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步伐,加快口岸各单位的数据共享;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反欺诈调查技术手段、能力的研究,出台边贸商品检验检疫监管规定,打击假冒原产地等不法行为。

  来年思路

  要以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为目标,认真抓好一个源头,切实维护3个安全,充分发挥6个作用,不断强化一个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抓好生产加工环节这个源头,维护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国门安全,充分发挥以质取胜战略、农业标准化、各项技术基础、打假治劣、技术性贸易措施、关注民生等6项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强化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2006年狠抓亮点难点找准结合重点

  2006年,全国质检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依法把关的重要责任,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紧扣服务这个宗旨,唱响服务主旋律。

  当年亮点

  ——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引导和推动经济增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实施名牌战略步伐加快;产品质量监管逐步深化,执法打假成效明显;质量兴市稳步推进;

  ——围绕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扶持出口推出有力举措,促进出口结构调整迈出步伐;食品农产品出口管理逐步完善;应对壁垒卓有成效;

  ——严把国门、食品和特种设备三大安全关,口岸安全常抓不懈,食品安全监管继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扎实有效;

  ——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职能发挥更有成效;落实合作备忘录取得实效;质检对外合作不断扩大;

  ——发挥标准、认证、计量的技术基础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努力。

  来年思路

  在全面履行质检各项职责、整体推进质检事业发展的同时,抓亮点,攻难点,扩大结合点。

  抓亮点就是进一步突出做好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作用明显、影响深远的有关质检工作,包括更加扎实地推进质量振兴;更加扎实地扶优扶强;更加扎实地推进机制改革;更加扎实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更加扎实地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更加扎实地做好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

  攻难点就是努力解决制约质检职能发挥的突出问题,提高质检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具体包括加快《质量振兴纲要》实施步伐;坚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严格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妥善应对突发性事件;全力遏制假冒伪劣猖獗势头。

  扩大结合点就是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部门合作,找准质检工作的切入点、立足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质检部门的作用。

  2007年构建监管链条探索长效机制

  2007年,全国质检系统高举“以质取胜”的旗帜,在全面履行质检各项职责,举全系统之力,迎难而上,打了一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攻坚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年亮点

  ——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承担并基本完成了3个专项的重要任务;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发布了《北京食品安全宣言》;首次发布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白皮书;

  ——新签署双边合作文件47份,建立合作机制23个;成功承办了2007年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CIML)大会;与国际消费品安全组织联合举办了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与国际认可论坛成功举办了“国际认可中国日”活动;

  ——对10类4万余家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实施了质量信用等级分类;750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共有1435个市(县、区)开展质量兴市活动;

  ——对家用电器等5类涉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的2.5万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全国3600家出口玩具和1.3万家出口食品的生产卫生注册企业进行了清查;对3000余万台计量器具实施了强制检验;

  ——“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下达并落实了急需的400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来年思路

  要建立健全以实现全过程监管为目的、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为核心、以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为要求、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环节为措施、以严格检验检测为主要手段的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促进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

  要重点做好完善质量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发挥质量宏观管理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格进出口检验检疫监管;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标准化、认证认可和计量工作,增强质检保障能力;加强质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合作空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彭燮采写)

作者:彭燮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