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马尔克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是评奖、组织自我评价、评审组向申请组织提供结果反馈的基础。
本标准的目标是通过注重以下两方面的结果来帮助组织提高其绩效:使顾客在不断改进的价值观中获益,带来市场上的成功;改进组织整体效率和能力。
本标准建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和概念的基础之上。这些价值观和概念是:领导者的远见卓识、顾客推动、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核心价值观与概念、灵敏性、以未来为中心、管理创新、基于事实的管理、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重在结果及创造价值。
欧洲质量奖
欧洲质量奖有欧洲质量奖和欧洲质量最佳奖等奖项。
申请者首先根据模式自我评估,然后以文件形式将结果提交给EFQM,一组有经验的评审员再对申请评分。
质量奖评判委员会由欧洲各行业领导者,包括以前获奖者的代表和欧盟委员会、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以及欧洲质量管理组织的代表组成。他们首先确定评审小组将对哪一家申请者进行现场访问。
现场访问之后,基于评审小组的最终报告,评判委员会选择确定提名奖获得者、质量奖获得者和质量最佳奖获得者。在每一类别质量奖中,质量最佳奖获得者均选自质量奖获得者中最好的。
日本戴明奖
上世纪50年代,为了感谢戴明博士对日本工业生产的贡献、促进日本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理事会从而创建了戴明奖制度。
戴明奖的评审,并非要求符合戴明奖委员会提出的质量管理模式,而是由企业自己认识自己的现状、制定课程与目标,评审整个组织进行改进、变革的结果及其过程以及将来的有效性。评审委员会设定符合该企业实际状况的课题,并致力于评审其是否采取了与企业实际状况相符的措施、将来通过这些措施是否可期待实现更高目标。
与其说戴明奖评审是“评审”,不如说是“相互启发”更为贴切,其判定是根据企业对全面质量管理(TQM)所采取的措施、运营状况以及所获得的成效等做出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