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云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矫云起,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任广西国投总经理、中国航空工业综合研究所所长,目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主任、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全国质量管理与质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计量学院兼职教授。 我国加入WT0后,为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91力,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与服务功能有必要了解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为世界各国所遵循的行业标准,更有必要制定我国的行业标准,以使我国的企业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一、加入WTO后我们在技术标准上应该履行“入世”的承诺
在“人世”谈判中就行业标准等问题中国作出了承诺,现在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该履行当初的承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和更大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一定要抓住加入WTO带来的参与制定国际产业游戏规则这个机遇,全面分析研究国际标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提高我国产品国际化水平的先进技术标准尽快采用,进一步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更多更好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
二、国别不同,标准亦有所不同,要利用不同的标准趋利避害
温州打火机质优价廉、安全可靠,销量占世界七成。欧盟就通过一项法案,制定了一个标准,要求打火机加装安全装置,理由是确保儿童安全,而加装这种装置,必须购买欧洲专利,价格就会上升,实际是为了限制温州打火机进口。欧盟针对廉价打火机的安全标准需过一个小小法案,就给远在中国东部的浙江温州打火机市场带来强烈震撼,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不仅是打火机,而且连我国一些出口的农产品如茶叶、西兰花、鸡腿、肉制品等,屡屡被拒绝进口,连一向出口信誉良好的蜂蜜,也被欧盟以“抗生素超标”为由拒收。中国相当部分出口企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由此可见,技术标准不同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可以不要你的标准,但我们不能不要你的市场。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分工地位,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技术标准。如现代服务具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并与制造业有密切关系,服务业的研究开发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服务业的就业发展都有直接影响,但国别不同,服务标准不同,对服务的评价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又如我国的国际技术贸易统计,与其它国家比较,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技术引进统计指标与技术出口的比较,而技术引进与技术出口的比较正是技术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指标;第二、技术贸易统计分类不稳定。从1985年到1997年,多数年份的技术贸易统计分类都不同,主要原因是发布的统计数据分类受的技术贸易额的波动影响较大,一些贸易额较小的分类指标被并人其他项,因而统计分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统计分类日益增多,但由于各年度统计分类不同,因而
有些统计指标无法进行年度比较分析;第三、未能明确区分不同的技术流动方式。技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流动,一般将技术流动方式分为技术贸易、随商品贸易进行的技术贸易和随投资进行的技术贸易,由于不同技术流动方式的交易量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不同,因而不同技术流动方式的价值量不能相加。但我国技术贸易统计中未将不同的技术流动方式分类统计,并将不同技术流动方式的价值量相加。技术流动方式分类不明确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技术贸易不发达,对外投资尚未成为技术流动的重要途径;二是我国技术开发和技术消化能力弱,引片进成套和关键设备是可接受的技术引进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流动方式分类不明确,给技术贸易的国际比较造成不便。
我国各地方政府均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重视,但存在着对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的误解。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根据R&D经费的比重和科技人员的比重,在美国标准产业分类(SIC)中确定了9个产业为高技术产业;70年代末又从产品的角度,对高技术产业进行了调整,确定了11个产业为高技术产业。1982年,美国对R&D经费强变进行了重新计算(加入了间接R&D经费投入),接国际标准贸易分类(ISTC)确定了12个产业为高技术产业。OECD于1986年首欠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根据R&D经费强度,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六类产业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1994年,OECD根据重新计算机的R&D经费强度,保留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
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四类产业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均为妤。以上),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因技术密集度较代(1990年分别为6.6%和4.4%)而列为中高技术产业。经过90年代的研究和调整,国际上对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已趋于稳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参照了欧美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划分,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我国现有的高技术产业分为四个大: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下分24个小类。各地方政府在划分高技术产业时要根据对象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标准,并根据国际标准的变化而与时俱进,趋到避害。
三、应制定我国的强制性标准,构筑我国的技术壁垒,保护民族工业
我国标准化工作长期滞后,相当一部分市场几不设防,对进口产品基本上无技术壁垒可言。加入WTO后,面对手持“标准化利器”汹涌而至的外国企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不能在遵守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制定措施,有效保护自己,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由于我国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扩大出口的障碍。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和统一,技术手段落后,很难起到合理、有效保护民族产业的目的。“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既符合WTO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有关协定中的有限干预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构筑起技术壁垒体系,将一些我国企业能够达到而外国企业难于达到的,或我国国情特有的技术指标制定成国家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强制执行。标准的基础是市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这是我们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事实标准得天独厚的条件。标准是在不断提高的,谁制造标准,提高标准,引领潮流,谁就占领市场。
加入WTO,虽然会给出口贸易带来便利,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将制订更高技术标准,利用非关税贸易壁垒维护本区域的市场资源,比如,美国的能耗标准每两年提高一次,近年又提高了对进口产品包装的要求。要降低进入成本,避开壁垒,就需要国外设厂,在它的本土生产符合其标准的产品。目前应该研究和中国市场相适应的、不断进步的标准,而不是简单的某种高技术标准。一下子把标准定得很高,就会出现体系满足不了标准的要求。但不能不进步,要“小步快跑”。
根据WTO有关文件,技术性贸易措施旨在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与安全以及环境。其目的是推动国际贸易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这些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对于发展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可是,今天我们已经演变成贸易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只靠以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的廉价产品来赢得市场,只是被动地执行别人的标准。事实上,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一如既往、并无反常。欧盟通过的法案背后的实质原因是,针对中国加入WTO,提高了标准,比如茶叶,欧盟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29种增加到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以前提高了上百倍;再加蜂蜜,欧盟提出的新标准为每10万吨含氯霉素不能超过1克。一些发达国家对稻米制定了114项标准,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就要被拒。技术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护自己市场、占有别人市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利器。他们以安全标准为理由,以专利技术为盾牌,借助技术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完成了由简单的关税壁垒向复杂的技术壁垒转变的过程。严苛的技术标准正在构成更加隐蔽、更难对付的技术壁垒,比传统的高关税和配额带来的限额更大。这种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直接与潜在的影响每年超过500亿美元,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为削弱。
一些国家对其竞争较差的产业,常常对同类商品的进口竞争实施限制,以便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保护本国同类产业的目标。订立技术标准,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比较流行的措施之一。技术标准说到底是一种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当今的国际经济竞争,已开始由资本竞争向技术竞争的转变,逐步演变为标准之争。标准之争,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科技、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标准的背后实质是市场的竞争。海尔集团定出了“让海尔产品具备征服全球市场每一个角落的能力”的高目标。采取的方法是:先改变自己,以“海尔的国际化”,来成就“国际化的海尔”,最终实现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和资金运作全球化。
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适当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标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今后,我国将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调整,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标准,逐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例和出口比例。
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2003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3C强制产品认证制度,这意味着凡是没有取得3C“通行证”产品都失去了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资格。2003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提出“认证认可活动应当遵循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国家鼓励平等互利地开展认可国际互认活动。”在高度重视世界范围内技术壁垒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主要发达国家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现行政策及潜在动向进行跟踪研究的同时,通过改革建立国家的标准研究机构,组织、规划和协调全社会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从事标准研究。国家科技部在“十五”期间进行的12个重大专项中特别设立了一个重大标准专项,集中解决高技术领域和中药、中文信息处理等有优势的领域标准的制定,使我国尽可能、尽快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些优势,建立起有中国特色技术性贸易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