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23日讯 由国家葡萄酒质检中心牵头,烟台麒麟等三家包装企业共同参与起草的《软木塞》国家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烟台企业参与起草的又一个国家标准即将诞生。截至目前,烟台28家企业参与或主持起草的105个“烟台标准”,成了中国相关行业产业的标准。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以前由于漠视标准,烟台企业曾吃过不少苦头。为摆脱这一尴尬局面,烟台企业积极参与到制定国家、行业标准中来。张裕集团是较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烟台企业之一。早在两年前,就对我国葡萄酒工业未来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葡萄酒新国家标准GB15037-2006、GB/T15038-2006正式实施,作为全国仅有的4家起草单位之一,张裕集团有10名技术人员参与了起草,不仅为我国葡萄酒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夯实了这家企业在国内葡萄酒行业的领军地位。
“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它所代表的不仅是可持续获得的利润,还意味着将规范整个行业,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市质监局局长刘德亮这样对记者说。去年11月,龙口市丛林集团一举战胜国内众多知名铝型材生产企业,成为《高速列车用轨道车体型材》国家标准的主起草单位。据介绍,这一标准将规范、统一高速列车铝合金挤压型材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验收规则,更好地推动我国高速列车制造业的发展。而今年7月通过审查,由龙口市福利铝制品厂起草的《化工产品包装用铝瓶》国家标准,也将一扫该类产品参考标准各有差异、安全性能各不相同的混乱局面。
由漠视标准到如今抢着参与制定标准,烟台企业的标准之路越走越宽。近年来,仅烟台欣和味达美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就达12个之多。龙口科达化工有限公司起草的《卤代海因》、玲珑集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的《轿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性能试验方法》、烟台港集团自主编制的《水路散装水泥熟料运输损耗规定》等一大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获准实施,使烟台企业在技术标准层面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中创造了更多的先机,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烟台制造”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