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抽查数据显示:超市购物篮(车)的霉菌检出率达75.8%,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0.8%,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6.7%——
临近春节,越来越多的市民涌进超市购置年货。走进超市,随手拎起一只购物篮或推上一辆购物车,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动作。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超市的购物篮是脏兮兮的。
超市购物篮、购物车,本是方便消费者使用的,但其卫生状况却往往被人忽视。、19日,记者走访了杭州一些大型超市。在一家超市,记者随手拉过来一辆购物车,就感到车把手有些粘腻,仔细观察,发现塑料把手的缝隙里积满了污垢。
疾控专家指出,当前大型超市中循环使用的购物篮、购物车数量庞大,且使用频率很高。但是,超市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标准尚属空白,一些企业考虑成本而疏于管理,导致不少购物篮、购物车成了“垢污篮”“垢污车”。
调查超市购物篮霉菌滋生
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日前上海某疾控部门对6家大型超市正在循环使用的公用购物篮(车)进行了抽查。数据显示,霉菌检出率达到75.8%,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0.8%,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6.7%。
其中,购物篮内面和手推车内表面被污染程度最高。此外,购物篮(车)的扶手也是污染源之一,霉菌的检出率达61.7%,大肠菌群检出率为8.3%。
今年年初,另一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3家中小型超市内购物篮、手推车进行的抽样检测结果也显示,购物篮底部的霉菌阳性率可达69%,手推车车底的霉菌阳性率可达37%。
目击不良购物习惯是“污染源”
尽管疾控部门公布的检测数据令人震惊,但是记者采访发现,消费者对于超市购物篮、购物车存在的污染知之甚少。同时,由于部分消费者不良的购物习惯,又让他们自己也成了“污染源”。
据介绍,导致购物篮和购物车被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蔬菜、水果和肉类及商品包装上都可能有细菌。消费者在购物时,可能把细菌带到购物篮或手推车等购物用具上。这些细菌主要包括一些肠道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等。
另外,顾客在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有飞沫喷出,病原体也很容易随飞沫附着在购物篮和手推车上。一些带有传染性的病菌,就有可能成为“隐形杀手”,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最容易感染的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记者还发现,虽然多数超市都限定了乘坐购物车的小孩的体重和年龄,但记者在一些超市、卖场却看到,一些父母和长辈还是让超过限定条件的孩子站在购物车里,这样一来难免会在车里留下鞋底的尘土,造成污染。
难题清洗并真正消毒的很少
在一家超市的收银台旁,记者看见一位市民提着一只装着冷冻肉类食品的购物篮去结账。当他把物品拿出后,篮内还残留着血水。出口处的服务人员接过那只购物篮后,随手把它与其他购物篮叠放在一起,而这些购物篮不经过任何清洁处理,又会被摆放到入口处,供顾客提取。在超市入口处,记者发现很多购物篮的提手、篮底以及缝隙中都积了灰尘,有的购物篮底部还有黄色的油渍。
“定期是多久清洗一次?消毒要达到什么程度?”在一家超市,记者询问相关负责人。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负责人表示,对购物篮和购物车的清洗和消毒,有关部门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他们是交给保洁公司来做的,每隔一个月都会拿到停车场内清洗。他坦言,“如果没有硬性约束,消费者也没有强烈的诉求,企业的重心会不自觉地偏向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卫生方面的管理。”
另据一大型连锁超市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该超市共有1800个购物篮和600辆购物车,每天的客流量为1.3万人。如此算来,平均每个购物篮(车)每天要被使用5次~6次。而正常情况下该超市每隔半个月才对购物篮(车)进行一次清洗消毒,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购物篮(车)要被使用75次~90次后,才能得到清理。
另外,各超市对购物篮(车)清洗的间隔时间和具体操作步骤也不尽相同。记者了解到,杭州各大超市都会定期清洗手推车和购物篮,但是真正做到消毒的却很少。
为什么各超市都对购物篮(车)的卫生情况如此轻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量太多,清洗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清洗的费用也很大,所以能不洗也就不洗了。
监管购物篮卫生暂时没“法”管
卫生监督部门相关人士认为,因为超市的客流量比较大,再加上空气流通不畅,蔬菜、水果和一些食品的包装上本身就留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和寄生虫,而购物篮(车)在放置这些商品时也会受到污染,这样的购物篮(车)如果再被许多顾客接连使用的话,极容易引起商品和顾客的连锁污染。
据了解,目前超市里有空气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但尚无针对商场超市手推车、购物篮等公用购物用具监管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这方面的国家卫生标准,现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也没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只有北京市的卫生部门作出了商场、超市提供的公共购物用具,应一个星期清洁一次,半个月消毒一次的规定。
可以这么说,对超市公用购物用具的清洗消毒,卫生部门无法做出明确的强制性要求,处于“无法可依、无标准可循”的状况。
在这样的现状下,一位从事医务工作的消费者想通过记者提醒市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食品包装的封闭性,到超市购物后一定要洗手。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要注意食品包装的封闭性。
民意市民建议给购物车穿外套
一些市民建议,借鉴有些国家保持购物车和购物篮卫生的措施。
曾在德国留学的陈先生介绍,在德国的一些超市,顾客进入超市肉类等生鲜食品区域前,会在入口处取得一个罩在购物篮上的玻璃罩,防止家禽血水等污染购物车。此外,为鼓励大家保持环境整洁,顾客每次把垃圾丢进超市内的垃圾桶,旁边就会打印出购物抵扣券或购物纸袋的兑换券等“奖品”。
据去过日本的王小姐介绍,那里的超市每天在营业结束后,工作人员都要检查所有购物篮和购物车,只要发现少量污垢就会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流程。
临近春节,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牛奶、豆浆类即食食品时,要与生鲜、蔬菜等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回家食用牛奶、豆浆类即食食品时,最好倒入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