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甘肃张掖甘州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问题与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摘 要:立足甘州区特色农产品发展优势,分析了甘州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问题,提出今后甘州区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思路是: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快农产品认证步伐;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业 标准化生产 现状 思路 甘州区

  农业标准化问题是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问题。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用工业生产的理念来经营、谋利农业,使生产的农产品符号优质、营养、安全的要求而进行的生产管理过程及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最大的贡献就是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增产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已从过去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低质高产农产品过剩与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安全化市场需求的深层次矛盾,致使农业增产不增效,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这种转变的方向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

  甘州区是全省农业大区,经过近年的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已初见端倪,农产品生产逐步向多样化、专用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但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1. 甘州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

  1.1农业标准化生产得到各级重视

  近年来,甘州区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大工程的总体发展要求,区上制定了“产业富区”的实施方案,同时市区政府每年拿出资金,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结合“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使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

  1.2标准化生产基地初具雏形

  经过几年的发展,甘州区产业基地建设势头强劲,种子、果蔬、轻工、草畜四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种子产业全区共落实玉米制种面积44万亩,蔬菜及其它1.88万亩,制种涉及16个乡镇148个村,有19个种子企业落实了玉米制种基地。蔬菜产业进一步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立优质蔬菜基地 14万亩。轻工原料产业继续实施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依托金龙集团,落实脱毒马铃薯基地3万亩,酱用蕃茄通过协调落实。全区牧草种植面积达16万亩。在产业基地建设中,积极发展定单生产,全区订单农业面积达72.8万亩。

  1.3制度及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甘州区农业标准化建设,首先从完善制度和标准入手,先后制定了《甘州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管理办法》、《甘州区主要农作物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肥料安全使用规范》等规范性管理制度。同时结合本区实际,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采取“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韭菜、葫芦、菜花、甘蓝、西芹、花椰菜、啤酒大麦,专用型小麦等无公害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46项,其中先后有30项经省质量监督局颁布为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有力的推动了甘州区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1.4品牌意识逐步强化

  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推进无公害标准化进程,使全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甘州区啤酒大麦生产基地被列为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八一麦芽厂、金穗麦芽厂等加工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金域”、“金穗”等麦芽品牌已打响全国;甘州区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列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认定面积6666.67 hm2;生产的胡萝卜、西芹、花椰菜、肉羊等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永昌胡萝卜”等品牌农产品产地标识注册正在申请,“永昌金鳟鱼”产品2003年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产品已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

  1.5安全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甘州区以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中心,以区农技中心为主,设立了无公害蔬菜监测站,购进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2台,同时在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主产区的南关蔬菜批发市场、长安、设立了速测点,分别配置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1台,对基地生产的产品和上市产品进行检测。区上正积极争取资金,筹建甘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1.6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甘州区现已形成“区有中心、乡有站、村组都有农业技术员”的农技服务体系。止目前,全区有基层农技服务站18个,乡镇科普协会18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协会645个,常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人员356人,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共有会员26645人,一大批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农户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区建成了设施齐全、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8个,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良好,目前已开通了“甘州农业信息网”,“农技110”,为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发展标准化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甘州区区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产品的产业化链条较短

  目前甘州区特色产品深加工滞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具体表现在蔬菜、轻工原料、肉牛等特色产业的加工龙头企业少,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尚未真正形成,农民承担的风险较大,影响了农户积极性。加之市场设施不完善、信息服务滞后,造成特色产业整体规模小,运销能力弱,没有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市场流通格局,影响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2.2标准、制度实施力度不够

  虽然我区制定颁布了一批规范性制度及标准,但在具体实施中监督力度不足,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标操作,加之农民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和农产品优质不能实现优价等问题,使生产的农产品部分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求。同时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修订。

  2.3监测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站和监测点,配置了快速检测仪,但这些仪器设备只能对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和胺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否超标做定性的测定,不能对环境、水源以及农产品中重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做定量测定,检测范围狭窄。

  2.4农民群众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够

  由于受市场的影响,农民群众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不足,致使在生产过程中为追求高产而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高毒高残留农药,不按照标准进行标准化操作,影响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进程。

  3. 甘州区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思路

  3.1制定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甘州区制定的农作物制种、优质专用型春粮油、无公害蔬菜等方面的无公害生产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20项,已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为地方标准,为甘州区特色农产品参与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中,要以国家标准为主,以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配套甘州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产地环境、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标准,逐步形成覆盖绝大部分农产品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通行标准,做到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为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充分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

  3.2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

  在现有区农技中心监测站和两个监测点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资金,组建区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添置配套检验监测仪器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重点做好产地环境质量安全和上市农产品农药残留、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同时在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设立监测点,配备速测仪,开展快速检验监测,逐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民的思想意识。

  3.3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现有甘蓝、葫芦、黄瓜、韭菜、西芹等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基础上,结合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认证进程。做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报以及认证产品的管理工作,提高认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今后重点开展高原夏菜、设施瓜菜、蔬菜加工产品、肉牛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认证覆盖面。

  3.4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有志之士前来考察、投资、兴办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取兴建一批高起点、高水平、高科技含量、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管理;培育和发展一批民间营销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逐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特色农产品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3.5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

  一是强化产地环境管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进行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保证产地环境合格,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二是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淘汰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三是强化生产过程监管。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资,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生物肥、专用肥等。四是强化包装标识管理。要根据特色农产品的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彻底杜绝无标上市、无标经营、无标流通的问题,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档次。

  3.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法制意识

  按照《农业法》、《农技推广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推行,成立农业执法检查大队,配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产地环境定点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等。把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作为监管重点,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并逐步与ISO9000、ISO9001、ISO1400等国际标准和管理体系接轨。

  3.7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生产

  根据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和自然特点,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分类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河西乡镇为重点建立优质精品制种示范基地,以碱滩镇为重点建立啤酒大麦、制酱番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城郊乡镇为重点,建立以高原夏菜、设施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安阳、花寨、大满、龙渠乡镇为重点,建立专用马铃薯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技术支撑,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3.8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稳定农技推广队伍,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公益性职能,将农技推广服务领域向下延伸至乡(镇)、村社、龙头企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使科技推广工作贴近基层、贴近农民。二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建立农业网络化信息服务为重点,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区级网络化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发布各类农业信息,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三是积极扶持、引导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引导和鼓励专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产品购销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标准化生产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咨询、资金信贷和农产品贮藏、加工、运销等系列化服务,化解市场分险、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入户网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