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放
30年来,质检部门一直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尤其是质检总局成立以来,在总结以往打假治劣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连续以食品、农资、建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产品为重点,建立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打假工作机制。
2007年,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经过专项整治,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质量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对208类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来看,食品、重要消费品和部分涉及健康安全产品合格率普遍提高了3至4个百分点。
自2001年以来,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315万人次,立案查处案件126万起,现场处罚案件58万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229亿元,移送公安司法机关1445起,追究刑事责任87人。同时,按照打击、整治、帮扶、规范、发展的方针,质监部门以食品、农资、建材等产品为重点,开展区域性质量整治,推动创建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活动。
亲 历:从“五无”到“三有”
1992年,当时还在湖南电视台做记者的谭青柳回忆说,当时流行一句话,“要想发大财,就做假茅台”。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不法分子的假冒伪劣活动已经猖獗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有人将当时的造假售假行为总结为“五无”:无所不为、无孔不入、无以复加、无法无天、无法估量。
近年来,质检部门负责和参与的各项打假整治活动有效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切实减少了假冒伪劣产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
而转行做了网站总编的谭青柳就在网站上开辟了一个栏目,专供网友举报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他们还会将举报信息交给当地质监部门。他认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如今中国不再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而是构建了一张“有政府监管、有媒体监督、有群众举报”的“三有”立体打假治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