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放
30年来,质检部门通过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积极探索从源头抓质量,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建立国家监督抽查制度,采取扶优扶强措施,加强全过程监管,质量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机制逐步理顺,方式方法更加科学,我国逐步走上质量和速度、结构、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不断涌现,消费类产品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原材料、装备类和高新技术产品实物质量整体水平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同时,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从国家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类产品抽查合格率已经稳定在80%以上,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类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一般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6%,重点工程优良率达到100%;服务业标准不断提高,市场逐步规范,顾客满意程度在不断提升。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消费需求,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亲 历:从买不着到挑花眼
30年前,安徽巢湖卧牛商店正式开业。1米高的柜台外是排队的人们,柜台里是凭票供应的搪瓷脸盆、热水瓶。30年后,当年的卧牛商店几经更名,成了安徽商之都巢湖商厦。柜台早已不见,商品更是“敞开卖”,来购物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排队太长,买不着想要的商品,却反而要为选哪个品牌、哪个款式发愁。
“现在东西真是太多了,眼睛都看不过来。儿子说这个好,媳妇说那个好,依我看,哪个都好。”54岁的李玉花一直珍藏着一块手表,那是当年她结婚的时候到处托关系才买回来的,也是当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我和老伴商量,这么好的表一定要传给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没曾想,等到1998年儿子参加工作的时候,满街都是各式各样的电子表,“又好看又准时又不用上弦”。而现在,孙子虽然只有3岁,但也已经学会了从爸爸的手机上看时间。“估计那块手表只能当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