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12月5日消息,记者2008无线城市高峰论坛上获悉,北京无线城市的下步发展重点是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将建立全市统一的认证机制,并推动多网间的漫游协议。
预留创新技术空间
据北京信息办应用推广处处长张宇航透露,北京的无线城市已为向3G的平滑过渡预留了空间,如MIMO等,并且兼容已有的应用体系。
同时,无线城市建设将重点考虑如何体现无线城市的经济性,以及如何将无线城市建设与最能体现经济增长的领域结合起来。
此前的2007年,市政协的0808提案对无线城市建设的技术体制、网络安全、商业模式和实施步骤提出了相应建议。
据了解,在北京83所高校中,已建立无线校园网的高等院校占五成以上,室内外无线接入点超过了3000个。其中,清华大学无线校园网无线接入点可达500个。
无线城市运营模式渐现
目前,无线城市发展了近十年,进展依然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中电华通总共办总监张晓旭认为,公交的视频,平安城市、医疗远程、政务大厅、数字社区、智能缴退、移动警务等方面均存在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市场估计容量在100亿左右,通过整合和创新可以打造一个适合无线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谈及中电华通与三大运营商的关系时,张晓旭表示,在目前多网并存的现状下,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和中电华通的业务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互补可以满足市场城市信息化的旺盛需求,便民利民、消除数字鸿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