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12月12日,以“改革开放与质检事业”为主题的解放思想专题研讨会在国家质检总局举行。总局局长王勇在回顾30年来的质检工作历程时作出如上表述。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17指导检查组组长林兆枢、第3组副组长刘素利,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刘平均,党组成员郭汝斌、孙大伟、纪正昆、宋明昌、张沁荣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主持。
王勇在讲话中指出,30年来,质检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改革开放30年相伴相随,我国质检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多年来,各级质检部门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履行职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促进了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积极探索从源头抓质量,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建立国家监督抽查制度,采取扶优扶强措施,加强全过程监管,质量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机制逐步理顺,方式方法更加科学,促进我国逐步走上质量和速度、结构、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健康发展。紧密围绕外交外贸大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运用技术性措施、检验检疫准入门槛、口岸查验、评议交涉等手段,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同时,积极改革检验检疫通关模式,围绕“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以高质量提升竞争力,以高质量促进出口,使更多的产品、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是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坚决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尤其是总局成立以来,在总结以往打假治劣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食品、农资、建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产品为重点,建立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推进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打假工作机制。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质量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四是保障了食品、国门和特种设备安全。在食品安全方面,从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入手,逐步建立起以生产许可、强制检验、市场准入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将28大类525种食品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建立了严密的日常监管和食品安全动态监管机制。在国门安全方面,忠于职守,严格把关,对出入境货物、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商品、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国门。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建立了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以技术检验为支撑、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新机制,特种设备事故明显减少,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
五是加强了标准化、计量和认证认可等基础性工作。及时跟踪国外先进标准,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标准总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体系日趋健全。计量工作得到加强,加快建立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建立规范化的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监督检查制度,计量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积极推行农产品认证和节能认证,基本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认证认可体系,逐步形成了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认证认可监管体系,促进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回顾30年来的质检工作历程,我们有许多切身感受和深刻体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质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王勇强调说,质检工作只有着眼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克服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不断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推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新举措、新办法,才能不断实现质检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作用。
王勇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质检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质检能力,促进科学发展。
研讨会上,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计量司、卫生司、动植司、检验司、特设局、纤检局及国家认监委、标准委的代表作了重点发言。
国家质检总局机关副处以上干部、两委部门负责人,在京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