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长江三角洲技术机构合作与发展论坛年会如期举行,长三角系统内32家检测技术机构云集浙江杭州,会议期间58名与会代表参观了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无不为该院的发展称奇:耗资1.2亿元的检测大楼占地约3.7公顷,实验室面积3.3万平方米,全部由政府出资;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的设备投入,全院的设备资产原值已突破1亿元;每年业务创收实现两位数的稳定增长;主持起草的56个标准、规程彰显了不斐的科技实力和科研能力;引进的5名博士、10名硕士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却个个安心本职、人尽其才;为应对金融危机,全年为企业减负向企业让利400万元,仅奶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就主动让利200万元,扶持奶制品企业渡过危机。社会经济发展了,质监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在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的复杂局面面前,杭州市的技术机构为什么总能从容面对、不辱使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蒋关明院长一语道破:坚持政府实验室的角色定位,为政府监管分忧、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市场繁荣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实现公益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这些年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体会。
政府实验室的定位是杭州院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是杭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在发展战略中,杭州院始终牢记自己的根本定位——政府实验室。
这个定位使杭州市的技术机构跳出了单纯追求经济创收的角逐,在检测市场群雄并起、检测服务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依托装备、技术的优势,把技术支撑的重点放在政府监管急需而市场化服务解决不了的项目建设上来。
而杭州市公共财政对实验室的建设也是不遗余力,最近5年安排国家中心建设资金超过了2亿元。主管部门从来没有给检测院下过创收指标考核,市财政将杭州院自主创收收入的80%交由该院用于设备更新和科技项目建设。
十年磨一剑,以杭州市质检院为代表的杭州市检测技术机构在行政监督框架下的发展之路越走越明、职能越走越清晰。
政府实验室,政府大力投入,形成了杭州院一流的检测技术能力。目前院内设有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国家水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水产及食品检验中心)、国家建筑五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通用检测技术分委会秘书处,设立有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浙江工作站,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浙江计量检测(校准)中心。是质监系统经浙江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认可的首家五金工具及量具实验室。与瑞士通标(SGS)公司合作,成为其开展食品、纺织品罗氏检测的合作实验室。
在杭州市质检院食品及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基础上建立的国家水产及食品检验中心由于得到杭州市财政大力支持,实验室面积达到了3600平方米,检测设备由2004年的120台件上升为目前的478台件,设备总资产由当年的3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4000多万元。中心拥有了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凝胶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当今世界一流的检测设备,建立有P2实验室;由成立之初的16名技术人员发展为拥有了3名博士,11名硕士、10名高工、中高级技术人员占78%、总数达6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政府实验室定位,让杭州院建立了在党委领导下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赋予技术机构法人主体的自主发展权,杭州院在重大决策和内部管理方面,拥有决策权,有权决定内部管理机制及其资产的使用、分配。
杭州院内部管理上引进了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依据ISO/IEC17025-2005和JJF1069—2003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对年度的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实施量化考核和独立的成本核算,各检测中心在运作中产生的人力、办公实验场地、办公用品、实验室耗材、水、电、差旅等费用都纳入检测中心成本计算,以此产生的相关数据作为衡量部门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建立了涵盖科技、任务、培训、安全、宣传、廉政等各方面的院、部门、个人“三级双向”考核机制,促进院全面建设的发展;该院还大力开展以党委、支部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思想作风建设,为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思想作风保证。
自主决定员工的录用、聘用部门负责人,在处理好消费和积累比例关系的前提下,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由技术机构自主决定分配政策,按照绩效考核成绩,实行多劳多得,是杭州市技术机构拥有自管、自建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杭州院每年都自主预留有适当比率的核定编制名额,为引进急需人材、留住优秀人材确保了必要的空间,近年来,先后引进的1名副教授、3名高工、5名博士、10名硕士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利益分配上,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实行全员考核、按绩提奖,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拴心留人的内部环境,目前全院283人,其中在编138人,编外临时人员145人,人人安心本职、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006年,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全国示范和龙头检验机构之一、授予“全国质量监督检疫科技兴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十佳”实验室,2007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单位”。
政府实验室的定位让杭州院技术发展具有了前瞻性和公益性
政府实验室,要服务为政府,为社会,为民生。 “三为”的公益性需求让杭州院的日常检测服务和技术发展具有了鲜明的公益性和前瞻性,引导他们坚定把检验能力提升作为发展的方向,在做精、做专、做强上奋发有为。
一是在项目建设上丰富服务能力,通过不断扩项覆盖检测全领域。国家水产及食品检验中心的检验能力建设已由成立时的391个产品及参数提升为目前的1746项产品及参数。
二是把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努力方向,满足政府强化市场监管职能的需要,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和跟踪研究。
开展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国家水产及食品检验中心参照国际一些快速检验方法,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系统地研究了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验方法,利用免疫学技术,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初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2006年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重大科技项目,与此同时,“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已由国标委立项,目前为报批稿;
三是以检促研、以研兴检,积极参与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提升检测技术成果。
政府实验室定位健全检测机构的应急机制能及时应对突发质量安全事件
一是抓制度和能力建设。相继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业应急处理预案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建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方责任、义务和应急处理程序要求,使应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现场应急演练,考查了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理和应急检测能力。
二是抓安全风险第一信号的收集。强调从各级监督抽检、发证检验、委托检验以及各专项监督抽检工作中加强安全风险第一信号的收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同时,加强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收集,通过网络、新闻以及和全国兄弟质检单位的信息交流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号。
三是抓食品应急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应急检测预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检测结果和检测时效,为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2005年初,技术人员从相关资料中获悉国外正在进行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危害的研究,有部分国家已制定了限量标准,而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家水产及食品检验中心组织了科研小组,查阅了欧盟和国外有关标准,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性检测,形成了完善的科研方案。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杭州院自主开发了乳粉、液体乳、及含乳饮料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使单批次检测时间缩短为20分钟,全天检测任务能力达600批次,为高效应对该突发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今年浙江有黄酒企业被举报检出甲胺磷残留,中心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企业抽样调查,并组织中心技术骨干就黄酒中甲胺磷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开发出了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检测,黄酒中甲胺磷残留为假阳性反应,保护了企业,维护了本省食品的形象。
政府实验室的定位把杭州院打造成了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是杭州质检院作为发挥政府实验室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
浙江是外贸大省,杭州市外贸大市,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一直是杭州院努力的方向。2006年7月1日,欧盟推出RoHS环保指令(《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的简称),该指令旨在限制使用或含有重金属以及PBDE、PBB等阻燃剂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党委在获取相关信息后集结检测技术人员钻研检测技术,并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引进国外先进的GC-MS、ICP等检测仪器设备。2004年4月27日,与国际著名的认证检测机构德国TüV NORD 集团合作,成为TüV NORD在华指定的唯一合作实验室,承担RoHS和PAHs指令的检测工作,为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服务经济,使企业产品出口欧盟提供一份权威的环保通行证。同时,还与国际著名的认证检测机构瑞士的SGS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RoHS检测业务,不仅为出口企业顺利出口殴盟等国家地区提供了便利的服务,还通过合作,引进了TüV NORD和SGS的先进了先进管理理念、得到了先进的技术培训、打开了对外合作的渠道、拓展了对外合作的空间。
政府实验室服务惠及民生彰显政府服务功能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思想,打造服务型政府、让政府的服务惠及全民、把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服务更多地关注体现在民生上,杭州质检院作为政府实验室,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服务民生、沟通政府和百姓桥梁的作用,他们走出实验室,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使得3·15不再是一个季节性出现的节日,而是成为一种常态频频地出现在全体市民的眼前,涉足于质量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电子秤、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医学计量设备、民用“三表”等为标志的民生计量是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和谐发展的基础问题。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始终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高压态势,扼住弄虚作假者的咽喉!面向杭州的经济社会积极推进以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商店、服务计量进社区的多种形式和手段触及到计量服务的终端,每年保持了民生计量器具周检率达100%、消费者投诉及时结案率100%、加油机封签率100%、民用三表抽检率25%,配合完成出租车计价器市民卡刷卡功能的技术改造,这些举措都为促进了杭州市经济社会民生计量的监管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检测技术机构的“杭州模式”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在奔腾向前发展的经济社会大潮中也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凭借合理的体制运作和灵活的机制运行,为社会公益事业、为杭州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质量生活品质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前进中的杭州市技术机构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生动课堂中明晰了职能和发展方向,以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为代表的杭州市技术机构正在为努力建设“装备一流、人员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而奋斗!也许,“杭州模式”的实践可以为质监工作的发展带来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