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概念科学性遭质疑 营养饮料有待相关标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功能饮料热潮还未散去,“营养饮料”又新鲜出炉。喝饮料也能补充营养?去年夏天,众多功能饮料可谓风光了一把。今年,功能饮料的地位正逐渐被一新名词所取代——“营养饮料”新鲜出炉。记者在各大超市看到,许多饮料瓶上有类似“富含维生素、营养物质”的标注,有的还附有营养含量表,而且销量非常好。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营养”饮料中,商家声称富含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加之这类饮品的口感十分独特,备受部分消费者的欢迎。但同时,也有人提出,“营养饮料”繁荣的背后还亟待规范。许多营养饮料的外包装上,标明的营养成分含混不清,大部分营养饮料的成分含量都没有标注准确的数字,只是标注了所含营养的范围值,而且上下限的差距较大,所以应及时出台行业标准,防止概念炒作。

与积极制订“功能饮料”标准的态度不同,业界的权威人士对于是否也需要制订“营养饮料”标准的问题没有给予正面回答。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标准工作负责人李羽楠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现在没有“营养饮料”的提法。他解释说,任何饮料都是健康且营养的,因此“营养饮料”可以说是商家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而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是将“营养”当成卖点,而非“概念”。他举例,比如娃哈哈推出的一款名为“营养快线”的饮料,其中“营养快线”只是产品的商标,并不涉及其他。

娃哈哈北京办事处负责人杨洁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已经有“营养快线”,但“营养饮料”一词还是头一次听说。她表示,不管是“功能饮料”还是“营养饮料”,其中添加的任何营养成分都是经过卫生部根据相关法规进行严格把关和多方论证,仅企业申报的材料就有厚厚的一大摞。杨洁认为,打“营养”牌虽然是企业宣传和促销的手段,但重要的还是货真价实。

如此,“营养饮料”的概念既然并不存在,也就无所谓具体的行业标准。

但业内流传的一个说法颇让人深思——因有关部门已把功能饮料归入保健品一类,包装上必须有“卫食健字”的批准文号,因此不少饮料被迫摘掉“功能”帽,改戴“营养”帽。所以,对“营养饮料”是否需要制订相应的标准,颇具争议。

有报道称,因为营养饮料市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一些营养饮料生产厂家钻空子,在商品标签上做文章,“误导”消费者。如某品牌的一种营养饮料,标注每100毫升饮料钠含量为5-90毫克,上下限相差达18倍。买一瓶这样的饮料喝,究竟是补充了5毫克的钠还是90毫克的钠,不由得让消费者产生疑惑。

一家饮料企业的销售人员则表示,目前市场上确实有部分企业夸大营养含量和成分的现象。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订营养饮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对营养成分作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并对营养饮料标注的营养成分范围值作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有效地规范这一市场,也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

同时,有医学专家认为,市场上添加了各种元素的“营养饮料”,由于没有相关标准的制约,其功效还有待于考证。

作者:董礼学 朱越 来源:消费日报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