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第七次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关于纳米材料的部分规范标准草案,在会中进行了讨论修订并有望获得通过。
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往往起到引领技术、主导产业、开辟市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兴的纳米科技领域,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在中国首次举办的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二氧化钛材料规范”“碳酸钙材料规范”标准草案在会议中进行了讨论修订,并有望通过。另外,中国代表又提出了“碳纳米管中金属杂质的测量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硒化镉量子点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表征”两个新提案。
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代表提出的标准如果最终能够在国际化标准组织中获得投票通过并成为国际标准,则不仅意味着我国在该方向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该标准涉及的产业领域具有话语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我国该类产品的质量水平或测试计量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国际贸易。同时,国内该行业的纳米生产企业长期采用的工艺参数、检测方法,都将可能继续保留,为我国未来纳米产业的发展积累先发优势。
纳米技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刚刚兴起的前沿技术领域,我国的起步并不落后。“十五”期间,中国在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研究人员的专利和论文总数均居世界前列。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纳米研究列为重大研究计划进行重点支持。上海市政府也十分重视纳米科技发展工作,不仅设立了纳米科技专项资金,而且组建了“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以及“上海纳米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等,支持并推进上海纳米技术标准化工作。目前,在国家颁布的27项国家纳米技术标准中,上海主持并参与的项目有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