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记者赴广西自治区的水果基地采访,了解到该区根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实际情况,为了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优化农业结构,自2003年开始实施了“优果工程建设”,5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基本实现了水果生产良种化、标准化、商品化及产业化。2007年,全区水果总产量超过690万吨,比2002年增加240多万吨,仅5年时间超过了8年的增量,果业产值达121亿元,农民人均水果收入超过300元。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优果工程建设”实现“四个化”的情况及其作用:
良种化布局,发挥特色优势 五年来,全区优势果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以桂北为重点的八大特点柑桔基地、以左右江流域为重点的十大优势香蕉基地,柑桔、香蕉产量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57%。时令落叶水果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桂林市的春夏熟水果带和落叶水果带、贺州市的“梅李之乡”、沿海地区的稀有热带水果基地及一大批南方葡萄基地,特色水果比例从不足10%上升到25%以上。水果品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改良劣质品种和混杂果园210多万亩,水果良种覆盖率从53%提高到88%,早、晚熟优势品种从20%增加到40%,加工型品种形成了规模基地,呈现产销结合、工农互动的新格局。
标准化生产,以科技促优质 围绕优化果品质量,全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了三个明显进展。一是生态栽培取得明显进展。广泛运用“养殖—沼气—种果”为代表的生态模式栽培,结合各种土壤培肥技术,大部分果树实现了生态有机栽培。二是生物和疫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各地积极运用以螨治螨、以蜂治蝽等生物防治,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实现了果树病虫防治的无害化。三是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全区累计推广套袋栽培、盖膜避雨等技术400多万亩。目前,全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超过20个,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50个,通过无公害认定的水果达到18个产品、615万亩,63个水果产品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10个产地获农业部名优基地称号,全区优质果品率从30%提高到53%。
商品化处理,产品升值增效 围绕提高果品保鲜性能和外观品质,全区分步推广了一系列商品化处理技术,带来了“五大转变”:一是粗放采摘向无伤采摘转变。通过推广索道运输、珍珠棉垫隔离等无伤采摘技术,大大提高了果品完好率。二是人工处理向机械处理转变。全区建成的香蕉、柑桔、荔枝、龙眼采后处理线累计达到51条,年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三是统货混装向分级处理转变。全区建设机械分级生产线50多条,果品分级率从10%提高到50%。四是自然催熟向控制催熟转变。有效控制果实熟期和着色,方便了贮运,促进了外销。五是袋包筐装向纸箱包装转变。标准纸质包装率从10%提高到50%,实现果品增值30%以上。
产业化经营,组织程度增强 由于全区大力推进水果产业化经营,实现了“三个增强”: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共培育发展了50多家水果加工销售企业,大大拉动了果品加工和出口贸易。二是合作组织中介作用明显增强。全区共建立了780多个水果专业协会和产销联合组织,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经营。三是产销基地建设力度明显增强。先后建立了近20个出口基地和30多个特色果品基地,带动果农120多万户,带动农户平均增收1100多元。
关于怎样推进“优果工程建设”的问题,张明沛厅长谈了“四个强化”的举措:
强化科技创新,解决发展关键问题。实行专家挂钩联系制度,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办法,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入开展各种农民大培训等活动,形成果农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快新技术普及步伐。
强化示范推广,点面配置有效推进。一是系统培训与季节培训结合。二是技术服务和物化服务结合。三是样板建设和示范户培育结合。四是公益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
强化龙头带动,构建新型发展格局。针对果农分散经营的基本格局,加强水果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产销一体化。围绕产业特色、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引导建立一批跨县跨市、覆盖主产区、具有产业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大型协会组织,通过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广大果农,构建“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新型模式。
强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强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病虫防治、市场流通、信息服务、质量安全、技术创新、产业预警等支撑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和市场体系建设搞好流通服务,确保畅销。通过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源头管理和质量追溯,确保优质优果创国内外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