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人民日报:提高产品质量是促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对扩大市场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趋势,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给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要积极应对挑战,促进经济增长,就要迎难而上,努力扩大出口,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无论是扩大出口,还是扩大内需,都离不开着力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由于需求不振,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会更高。只有下大气力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加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名牌产品,才能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以质取胜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是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最近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是扩大内需的有力支撑和有效途径。加快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涉及安居工程、灾后重建、交通、水利、电网等多个方面。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民生工程安全为本,基础设施质量为要。这些工程都需要高质量的产品配套,都需要高质量的施工建设。虽然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但工程质量丝毫不能放松,要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扩大内需必须扩大消费。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称心、住得安心,才能消除扩大消费的质量瓶颈制约,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促进扩大消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久前发生的几起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也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更加凸现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应对挑战转危为机的重要举措,把质量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科学实施,常抓不懈,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政府要加强质量监管,引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形成企业重视质量的市场激励和约束环境。

  提高质量是企业的内在责任。所有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在提高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强化质量管理,完善质量自律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危机是压力也是动力。企业要利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苦练内功,质量上水平,经营上台阶,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作者:佚名 来源:中央电视台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