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震惊全国的杭州“11·15”地铁塌陷事故死亡人员已确认为19人,另有4名失踪人员仍下落不明。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让此次事件成为中国地铁建设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监局)宣布的对本次事故责任的5点意见中,明确指出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质量监管方面均难辞其咎。
11月15日下午3时20分,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程施工工地突发地面塌陷,一个长达100米、宽约50米的深坑被瞬间撕开,现场路基下陷6米。来自施工现场东侧河沟以及断裂的地下自来水管、排污管的污水淤泥倾泻而下。多辆行驶中的车辆坠入塌陷处,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事故。
事前监管稳民心
屡屡发生的地铁施工事故,说到底,和其他领域的安全事故如出一辙:安全责任心不强、施工安全管理欠缺,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甚至可能还存在施工单位不具备施工资质、工程层层扒皮等或大或小的建筑领域的通病。而任何的“不强”、“欠缺”等,都会让地铁工地一不小心就变成索命的“鬼门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程序和审查,防各种“患”于未然;如果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今天的十几条生命也许就不会这样白白葬送。其实每次事故的真正责任人即使受到惩罚又能怎样,能换回活生生的那么多条生命吗?我们不希望有责不问,我们更希望看到无责可问,真正希望人民的公仆们能在每一点每一滴,恪守自己职责,真正对人民的财产负责,对人民的生命负责!希望已逝者血的代价能换回某部分人的一点点良知和责任,哪怕是一点点 。
杭州地铁施工工地塌陷事故发生后,马上有网友发帖探讨还要不要买地铁附近的商品房。这当然言之过重,但人们对地铁施工质量问题的担忧,却可见一斑。鉴于上马地铁工程的城市为数不少,因此,国家安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立即开展全国性的地铁施工质量大督察,将突击监管和长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发现隐患,严加惩处。从严查处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地铁工程的安全系数不再令人失望!
加强管理保质量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透露,目前我国已有40余座城市积极加入“有轨族”,已获批的15个城市规划在2015年之前建成轨道线路1700公里,总投资逾6000亿元。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个城市近期规划的60多条线路中,规划建设的地铁占72%,轻轨占10%。这一轮大建设更需要扣紧“安全帽”,“好”字当先,工程质量与管理齐头并进,驶进科学发展的轨道。
日前,国家安监局通报杭州“11·15”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时指出,此次事故暴露出5个方面的问题: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当前,各地建设项目大量开工,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怎么做,如何做,其实国家相关部门早就有了相关的规定。如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及水文等有关资料,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投入;勘察、设计单位要依法依规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监理单位要严格监督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的落实。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是严格。如严禁施工单位擅自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或者简化工序流程,严肃作业纪律。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监理规范,加强现场巡视,一旦发现威胁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责令施工单位及时停止作业,整改完毕方能复工。
如何做到有法可依?国家安监局在此次事件的通报中指出,深化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建筑施工中防坍塌、坠落、防水、爆炸等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严格事故责任追究,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瞒报、逃匿行为的惩治力度,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
一线培训重执行
不难看出,企业对一线施工单位的管理、培训不到位是酿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介绍,地铁施工结构复杂、施工方法多样,且转换频繁,施工难度甚至高于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以施工方法为例,共分为明挖、暗挖、盾构等方法,以及洞柱法、洞桩法、台阶法等多种工法。施工队伍的组织和安全规章的执行是安全施工的关键。
然而,一线工人的培训环节却是“硬伤”。央视新闻连线杭州现场就报道,这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没经过任何培训的农民工,他们每天上班前也都开了“安全会”,可这些“安全会”是怎么开的呢?也就是讲讲工人施工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至于技术要求,施工要领根本从未提及。就在塌陷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都未能及时、准确地报告失踪人员数量。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普遍向劳务公司雇佣农民工作为一线工人,这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如何合理利用农民工却往往被施工单位忽略。不只是此次杭州地铁事故,在目前我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农民工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不懂得施工技术规范,已成为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在把握结构工法、执行施工规范的情况下,应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管理施工队伍。提前进行专业培训,熟悉应急预案,管理人员对一线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或做出必要调整。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即使有事故发生,也能尽快做出反应,把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