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廊坊检验检疫局针对本地区肠衣生产企业较多、出口肠衣监管难度较大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分析肠衣原料来源、兽药使用种类、生产加工特性,并逐企业进行了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了6项针对性较强的监管措施,确保了出口肠衣质量安全。
增加日常监管频次,扩大监管覆盖面。对出口肠衣企业的监管由每月至少一次改为每周一次。监管内容除每月对卫生注册要求的要素全覆盖外,把原料核销、生产加工记录与产成品的对应性也列入监管范围,防止未经检验的原料混入加工过程。此外,增加了对原料来源地的甄别,原料药残实施批批检测。
推行食品防护计划,预防食品事故。为帮助肠衣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食品防护体系,廊坊局邀请省局专家就食品防护计划的建立与实施、食品防护计划体系文件的编写、食品防护计划的审核等免费为企业进行了辅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廊坊检区肠衣企业都已建立并实施了食品防护计划,并进行了多次演练,为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建设电子视频系统,对关键点实时监控。通过近一阶段的努力,目前廊坊检区已有6家肠衣企业建立了电子视频监管系统,另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正在实施中,6个视频信息采集点经过网络将有关监管内容实时传递给监管人员,对保证企业规范加工和诚信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还将促成其他几家企业尽快与廊坊局建立视频连接,并通过对企业人员的操作培训和视频信息采集点的合理布置,使得电子视频监管系统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充分关注媒体舆情,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深刻汲取奶粉事件的教训,充分关注质监、农业、卫生、环保和媒体有关掺杂使假制劣污染方面的“舆情”、境外预警通报、残留监控信息,建立出口质量安全“舆情台账”,确定监管重点,牢牢掌控敏感项目、敏感商品。引导检验员不但要重视检验标准注明的各项指标,还要善于发现行业“潜规则”,特别是要关注与产品品质有关、影响产品价格的非常规项目,以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制定预防性措施。
逐批建立出口档案,完善质量追溯体系。根据肠衣出口批次少,货值高的特点,要求企业按出口批次每批建立一个档案,档案中除了保存报检相关单据外,还要包括产品原料来源、原料、成品药残检测报告、加工过程记录以及廊坊局制定《盐渍肠衣溯源与核销表》等详细内容,以便及时准确进行原料-成品之间的双向追溯。
完善供方考评体系,发挥源头保障作用。根据出口肠衣原料在外省、区域广泛的特点,廊坊局制定了《廊坊检验检疫局关于加强出口肠衣产品原料监管和溯源性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企业对原料来源地的屠宰场进行供方评价,并建立供应商档案和供方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每年企业要对养殖场(户)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两次实地调查,收集有关情况,并如实向廊坊局提交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