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执行委员会第3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认可作为传递信任的国际通行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细化服务
目前,我国认可工作已经覆盖了认证机构、实验室、检查机构等国际通行的3大门类共15个认可领域。
为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CNAS不断细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如,对承担2008年奥运兴奋剂检测的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进行了认可,对18家北京奥运定点医院的19个医学实验室进行了认可,并对承担奥运场馆设施进行了检查机构认可,标志着这些实验室以及场馆的质量、能力达到了国际标准水平,可以为奥运会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服务。
同时,根据党建认可的安排,CNAS完成对1家认证机构党建领域的认可,正在评审的认证机构有8家;已经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和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认可工作。法庭科学领域的实验室认可和能力验证进展顺利:公安系统刑科所已有10家获得CNAS证书,5家已经通过或正在进行现场评审;司法系统已有30家获得CNAS证书;与公安部联合开展了9项能力验证计划,积极研究法庭科学领域能力验证新技术、新方法;与司法部联合开展了7项能力验证计划,参加机构基本覆盖了我国司法鉴定和刑事侦查领域的骨干实验室。
强化约束
为了发挥认可约束作用,加强认证认可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认证有效性,今年以来,CNAS秘书处开展对发证数量增长速度过快、获证小企业比率较高、被投诉较多、获证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较多等认证机构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获得机构运作的真实信息。
同时,为提高认可管理的有效性,促进认证机构加强自律管理能力,降低认可风险,CNAS秘书处从去年开始,实施认可风险分级管理。今年是对认证机构全面实施认可风险分级管理的一年。目前已完成40 家机构的分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为3个A级,35个B级,2个C级。从评价结果来看,A级和C级认证机构少,B级认证机构多,符合认证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但从分级评价工作中,也发现认证机构存在着不少问题。
据悉,2008年共接到投诉14个(4个对认证机构的投诉,10个对实验室的投诉),共受理并组织调查的有9个(3个对认证机构的投诉,6个对实验室的投诉);因投诉人匿名、投诉事实描述不清等原因未受理的有5个。经投诉调查,有1家实验室被暂停认可资格,1家实验室被处以不受理认可申请,1家实验室被警告;另对1家认证机构和1家实验室进行了暂停资格恢复验证工作,1家认证机构给予了撤销认可资格处理。
此外,CNAS秘书处完成了2007年部署的3项专项能力验证计划。对其中2400多个/次实验室进行了识别,共计识别出360多个/次不满意实验室,暂停其中240多个/次实验室的相关项目。
对话国际
在继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检查机构认可国际互认地位,以及签署医学实验室和标准物质生产者认可国际互认协议的基础上,今年CNAS又签署了产品认证机构认可国际互认协议,成为目前加入国际上现有的全部认可互认制度的国家认可机构之一。
同时,全程、实质性地参加了欧洲《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该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
为加强国际合作,CNAS积极推进与印度尼西亚国家认可机构在北京进行会谈,并初步形成中国-印度尼西亚双边认可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初步完成了中国与希腊双边认可合作协议草案;在今年4月签署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协议中,中国的“3C认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电子电气产品的必要通行证,新西兰政府对带有3C标志的中国产品将不再实施市场准入前的检测,而获得CNAS的认可是发放这张通行证的必要前提。
我国的能力验证取得国际新进展。今年除承担了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3项食品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外,又申请承担了1项环境分析和1项金属分析能力验证计划;组织和选择国内40家实验室参加了14项国际能力验证计划。
合作同样在国际互认方面得到印证。在今年的亚太认可合作组织第15届年会上,CNAS签署了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产品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同时,继续保持PA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的多边互认协议成员地位。10月,在第22届国际认可论坛(IAF)全体大会上,CNAS与I?鄄AF主席签署IAF产品多边互认协议(IAF 产品 MLA)。至此,CNAS的认证机构认可领域覆盖IAF全部多边互认协议范围,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和产品认证机构认可多边互认协议。